知音斎前说知音
网络,真是一个奇妙的东东。大千世界,五湖四海,只因有了它,才显得如此狭小,天涯咫尺。
打从在新浪网开了博客后,未曾相遇,隔屏犹见,认识了许多博友,结交了一些好友。由此互相在博中进行交流,加深了人际的了解,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真可谓“同是博海冲浪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
秋雨潇潇迎客到
武汉的博友“玉笛和箫”就是其中一位。
与她相识,倏忽九载。当时在博客中偶遇,一见如故。之后,苏州博友“德山”、和“吉格罗朵”也与她互动,皆成好友。这些年来,大家只是在博客中来往,从未见过面。
姐妹双双报平安
上月初,玉笛微我,想在十月下旬来苏与我等三人一聚。有朋自远方来,自然不敢怠慢。
一日,我与德山、吉格罗朵两位仁兄假座相门某茶楼,一起“商量北寺塔”,大体安排来苏游玩和接待事宜,在时间和景点上作了具体分工。
姑苏偏得留香处
十月二十六日晚六时,武汉的玉笛抵达高铁苏州北站。须臾,先期到昆山的玉笛好友长春的“叶知秋”小妹也赶来会合。是日,秋雨潇潇,狂风呼呼,高铁站外一片汪洋,积水深没脚背。前去接站的我陪同她俩前往平江路附近的留香客栈下榻。
博友相聚同得月
第二天,吉格罗朵兄陪同前往天平山和木渎古镇。中午在木渎中市街石家饭店用餐。晚间,作为欢迎宴,我们五人在太监弄得月楼菜馆聚餐。
苏州新浪带头哥
万宝全书勿缺角
春来疑是桃花渡
一柄小蘑可遮雨
隔窗犹见风光好
仰看黄叶寄秋思
几树苍翠一抹红

远山近水眼波盈
一线天里妆红色
第三天,德山兄陪同游玩拙政园,狮子林,平江路,品尝了苏州风味小吃,并饶有兴趣地欣赏了苏州评弹。
腹有诗书气自华
情不自禁撷美景
编钟声声阅古今
戏文终了人未散
脚尖金星生海马
一步跨越天地宽

平江路上石板街
第四天,由我和好友小施陪同到阳澄湖美人腿和重元寺观光,顺道先在金鸡湖畔的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转转,让她俩见识下洋苏州的魅力。中午在清水村我熟识的蟹农赵师傅家吃土灶上烧出的正宗农家菜,这个季节,自然少不了品尝阳澄湖大闸蟹。
重元寺里听梵音
东方之门隔湖望
秋裤娇娆且远看
他乡幸会遇知音
高香三支笃信女
欲将美景摄于心
观音高阁莲花托
蝴蝶翩翩振翅飞
第五天,我和小施陪同前往同里古镇,圆了玉笛多少年的梦。途中,先游了苏州宝带桥,之后又去了吴江垂虹景区,领略了宝带桥和垂虹桥这两座江南长桥的风姿。在退思园,有幸当面聆听了郑老先生吹奏的昆曲。
湖光狮影宝带桥
横看长桥似玉带
湖石池边三人行
华严高塔耸云天
玉立亭亭风韵存
请到水乡来作客
推开你的窗门来
河水悠悠情更悠
一叶飘然入画窗


姐在楼下看风景,妹在楼上看你
古园风景此独好
小弄深处有佳人
昆韵一曲醉心怀
第六天,德山兄陪同虎丘、山塘街、寒山寺,中午在老店荥阳楼吃了面点。晚间,客人在吴门人家设宴答谢,席间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林木葱茏石径幽
虎丘剑池留个影
人生从此无憾事
竹径幽幽宜唱诗
张继夜泊诗犹闻
廊榭回转千千结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11月1日,到了分手告别的时候。我早晨即至客栈,送两位客人到车站。叶知秋在铁路苏州站下,坐机场大巴至浦东国际机场乘机返长春,玉笛在高铁苏州北站乘车返回武汉。在地铁上,年岁相对说起来小一些的知秋妹妹,想到马上要与她的玉笛姐姐分手了,顿时泪眼婆娑,泪花湿润了脸颊。哭中带笑,笑里含泪的她,若梨花带雨一般,显得很美。两人相拥告别,场景十分感人。博友之情,竟至于斯啊!晚间,消息先后发来,两人均安抵家中。
吴门人家再聚餐

临别还将聊几句
回想这几天两位博友在苏逗留游玩期间,尽管天公不作美,以阴雨天为主,但游玩基本未受影响。这种水漉漉,潮扭扭,湿嗒嗒的天气,或许更能体现烟雨江南,水墨姑苏的雅致和风韵。
秋日朗朗送君归
七日之间判两城
说实话,在江南醉美的季节,两位远道而来的博友,让我们苏州三位老夫亲历了一场艳遇,有些浪漫,然无关风月。如果说,博友之间,甚或男女之间有纯真的友谊,我想,这就是。
*所附照片除了我,其余分别由博友“吉格罗朵”、“德山”、“玉笛和箫”、“叶知秋”,好友小施提供,为此谨表谢意!
写于2016年11月7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