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塘,原是苏州城东的一个乡镇,距今已有七百六十多年历史。在漕运时代,它曾是吴郡东去南、北两条水路之南路。而今,随着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斜塘仅作为一个地名保留着,原来的面貌已不复存在。





据资料介绍,早在南宋年间,斜塘就已形成水陆通道、河街并行的历史风貌。而老镇区(斜塘老街)则形成于清朝初年,时称南斜塘镇。南来北往的商户在小镇老街上落户经商,逐渐形成了商贾云集的繁华街市。行当有地货行、米行、布店、绸号、酱园、茶馆、酒楼、糖果店、寿器店、席草行,以及铁匠铺之类的手工作坊等。
当时的商家,以“金、张、马、陆”四大家族称著,其中尤以金姓最具实力。故有谚云:“车坊一个镇,不及斜塘一个金”。这个明末清初为避战乱,从江苏彭城(今徐州)迁徙来斜塘镇东市梢定居的大户,历经三百多年,繁衍成斜塘商界的大族。这从一系列冠以“金”姓的老字号中就可见一斑,如金乾阳、致和堂等药店,金正大布号、金永盛糟坊、金德泰酒店、金晋泰南货、金正泰肉店等。





现今,一个在斜塘古镇原址上规划设计的,集餐饮、购物、娱乐、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时尚休闲街区,分五期建设,业已形成。它综合仿古建筑、苏式园林、绿化园艺、休闲业态等方面布局,将传统人文和现代商业进行了有机融合,以求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古典与时尚相伴而生,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吴风古韵,品味独特的人文江南,享受精致时尚的苏式慢生活。
据说,为了让斜塘老街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还设计恢复了十个老景点。分别为:斜塘古韵、石桥月夜、空谷幽兰、林园晚霁、水上驿站、一窗秋影、韦氏别业、柳塘飞燕、青丘野眺、月林清影等。





但老街已不再,几度夕阳红。放眼望去,几番兜来,旧屋荡然无存,皆为仿古建筑,惟余一座“龚巷桥”还略带古意,老街之“老”,何以谓之?故我在标题中已将“老”字冠以双引号,以此提示。
其实,对于斜塘恢复老街,人们起先还是多少寄予厚望的。如我的博中好友“wulitu”仁兄,就为此写过两篇博文,从《明天的斜塘,老街将在这里升起》到《斜塘“老街”,要说爱你不容易》,其中充满了憧憬,期盼,怅惘,失落,疑惑,叹息,身为一个苏州人的爱乡之情跃然纸上,溢于言表。





至今为止,斜塘老街我已去过多次了。最早的一次,还是在2014年的10月1日。是日夜晚,去入驻的雨村美术馆,参加“江南SHOW-2014大学生艺术博览会”的开幕式。事毕,在街区里草草的转了一圈,拍了一些夜景照片。那时,四期和五期还未建成。其后,白天也拍得一些照片。故文中所附,时分几次,昼夜皆有,大致能体现整个斜塘老街的面貌,也算对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有一个记录吧。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6年2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