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2015-05-13 21:21:39)
标签:

原创见闻

木渎古镇

香溪岸

文化创意街区

旅游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羊年春节前的一天,我与妻前往木渎给阿姨拜早年。因她未去过木渎的山塘街,就先到那里去转了转。

    在街西首的严家花园门口,我看到河对岸,原来“姑苏十二娘民俗风情园”的地方,经改造后又重新开放了,于是便越香溪而去。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入口处的“木渎”牌楼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木渎”牌楼背面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原砖雕馆门口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香溪”牌坊


 

    前几年我多次在古镇里转悠,曾写下了十二篇诗文,故知道有这样一个所在。但去过几次,都不凑巧,不是闭门修缮,就是内部整理。后来不知为何,这个收费三十元的风情园,才维持了一年多就关门大吉了。

    现在摇身一变,此处成了“香溪岸文创型旅游商业街区”,而原先分而设置的“姑苏十二娘”展示馆,皆被集中到一栋二层楼的房子内一起陈列,且仅作模特及图文介绍而已。套用一句歌词,叫做“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啊。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广场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现“姑苏十二娘”陈列展示馆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古戏台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街景


 

    现在的这个街区,由二十八栋独立的仿古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占一半。其按古典园林和老式街坊样式营造,苏州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江南传统文化气息浓郁。从旅游配套功能而言,成为逛街(山塘街)、游山(灵岩山)游客休憩、餐饮、娱乐的一个节点,对古镇来说,无疑也是多了一个景点。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远观“永庆桥”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永庆桥”西堍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永庆桥”西南侧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一串红灯笼


 

    凭我那天的直觉,目前街区的人气好像也不是太旺。可能一是开街时间不长,仅半年多一点;二是正处于旅游淡季,且正值春节前。这种多少显得宁静,甚至有些冷落的情景,对于驻街店家而言并非好事,但作为游客来说,或许正是喜欢这样的氛围,更符合自己休闲旅游的需求。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永庆桥”东南侧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双桥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双桥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飞檐翘角


 

    我俩沐浴着温煦的冬阳,在街区内慢慢地闲逛着。有一爿叫作“上海女人”的化妆护肤品店铺,不经意间映入了眼帘,遂入店打量了一番。因于一种怀旧的情结,妻子买了一盒“经典牡丹香蜜粉”,算是留个纪念吧。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上海女人”店铺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店内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产品广告招贴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香蜜粉盒

    一个新的街区,一种新的业态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应是经过多方论证,深思熟虑,并且是富有创意的。但关键的是,入驻的店家总有经营费用,如何留住游客,聚集人气,让大家乐意将钱花在这里,实现盈利,这才是生存立足之道。因为当下各地的创意园区和街区蜂拥而起,大同小异,不少已是惨淡经营,难以为继。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酒坊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酒坊店堂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独轮车和磨盘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廊桥


【原创】木渎古镇(13)《香溪岸》
类似拙政园的“小飞虹”


 

    我希望木渎的这个街区,能够得古镇之护佑,沐香溪之灵气,活得更好,走得更远。

 

                                                                            写于2015年5月3日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