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我在博客中发的博文已经八百篇了,照例想说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还是在三百篇和六百篇之际,我曾写过《博乐和乐博》和《静心与心静》这两篇博文,就开博、写博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过宽泛的描述。
人生在世,无所不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甜酸苦辣,喜怒哀乐;所经所历,生活点滴;所思所想,言行准则,等等、等等。若你是一个愿意并善于向他人倾诉之人的话,那么,皆可将这些东西化为自己的心情文字,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
写博,发博,或许是你很好的一个选择。
博坛乃藏龙卧虎之地,亦乃鱼龙混杂之域。博主的水平参差不齐,高低悬殊,皆在同一平台上竞技走秀。有的出类拔萃,有的相形见绌。
博文写出来,总是要给人看的,就像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一样。不管你知识众寡,水平高低,文笔优劣与否,一经发表,于是便有了博友间的互访和交流,留下各自的脚印和评论,这就是一种融通。
这种融通,其实是建立在一种互信和互动的基础上的。根据个人的品位、喜好、习性不同,在茫茫博海中相逢、相识、相知,一个个大多素未谋面的他和她,就像曾经熟悉的朋友,开始了彼此的交往。
这种融通,其实就是情意的载体,友谊的象征。彼此走访一下博园,点一个赞,加一个喜欢,留下片言只语,甚而诗意留评,便完成了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融合。
君不见,那些高水准的图文,无不显示出博主睿智的思维,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独特的风格,艺术的造诣,深厚的功力。让人读来,或振聋发聩,茅塞顿开;或引人入胜,细致入微;或声情并茂,心灵共鸣。每每感到受益匪浅,自叹弗如。
有了融通,他山之石,方可攻玉。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岂非幸事乎?
有些博文虽略输文采,但感情真挚,语言朴素,是谓以情动人;有些博文,虽外衣华丽,但形式和内容枯燥乏味。
然不管怎样,博友之间,要么不交流,若是则皆是平等的。遣词用句皆应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力求恰当精准,大可不必为了口味不同,观点相左而揶揄嘲笑,乃至谩骂攻击。
其实,在融通的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通融。
如果说融通是一种交流,一种沟通;那么,通融就是一种包容,一种境界。
我至今仍恪守着自己一贯之做法:
1. 有来访必回访,有留评必回复。这可能由于自己交友圈较小,即便当下没有充裕的时间,也容易做到。
2. 走访博友留评,契合博文之形式和内容,尽可能运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以求生动。
3. 对他人明显的错别字(有的属笔误或误打),抑或不妥之说法、悖逆之见解,采用纸条方式友情提醒或交换看法。
要知道,博友乃至好友,不是拿来做摆设和陪衬的,而是用来作比照和学习的,需要自己真心付出,以心换心。一个人,无论你本事多大,也不必自鸣得意,盛气凌人,有时候尺也会有所短的;反之,则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有时候寸也是有所长的。
你说是吗?
* 图片来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表示谢意
写于2014年9月2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