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四晚上回家,发现单元楼防盗铁门上贴着一张纸条,是邮政局的包裹催领单。遂打电话给妻子,是否有邮购商品购买。妻曰:没有。我俩顿时心生疑惑,是否寄出的包裹退回来了?
果然如此。第二天早晨,我径去邮局查询。一问才知,是我于前周寄往四川阿坝某中学的三箱衣服,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理由是收件人拒收。
这不免使人有些纳闷了。明明说急需棉衣,且还有收件人老师的名字,怎么出尔反尔,说不要就不要了呢?如真的不要实物,也应提前说明并告知呀,免得他人花费时间整理打包,再耗费体力送往邮局,再破费钱财寄往目的地。
记得那天我寄完包裹,回家后曾对妻子说,三箱衣服邮费就要两百多,你还不如寄些钱好了。妻子说,他们需要过冬的厚实的衣服,三五百块钱“不趟风水”(苏州话意为“不顶用”)。故趁周末回家的空隙,翻箱倒柜,整理出来一些基本不会再穿,但又舍不得扔掉的衣服。先装入塑料袋,有些抛货还用专门的空气抽缩袋,再装入纸箱用胶带封好,以便衣服能干净、完好的寄达需要者的手中。这两个礼拜,妻子一直在猜测着,邮包应该寄到了吧。
说这邮局,现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实在是好,这么远的路,普通包裹两周居然打了个来回。但它们毕竟不是公益性机构,返回的邮费还是要照章收纳的。等于说,捐助人想办的好事没办成,除化费了那份心思和体力外,还要白费包裹一去一回两次等价的邮费。让人除了纳闷,还有点郁闷。
妻行善事有些年头,往常都是很顺当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与单位的同事一起,通过团中央和全国青联,对口帮助安徽金寨某学校的贫困学生念完小学。除了寄钱外,还寄去学习用品。期末的时候,校长会将受资助学生的成绩回应过来,成为他们心里最大的欣慰。平日里还常参加社区里的捐衣捐物活动,帮助有所需要的人。
那日我从邮局回来,就对妻说,你想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妻说当然是好消息咯。我说,好消息是有人寄钱来了,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只有坏消息了,所寄的包裹退回来了,妻有点不相信,怎么会有此种事情。
妻在网上查了下,看到有个网友说他曾去过那里,那所中学是由希望工程出资新建的,学生的学习条件也不错,其实并无需要捐助之事。至于急需棉衣之类的信息,可能是其他人盗用了这个学校之名。因为我写明了具体收件老师的姓名,故除了他,其他人就不能从邮局冒领邮件了。今天我也上百度上查了下,在“捐助衣物地址”中,确实还明明白白的写着这所学校和老师的名字,不知为何?
人心向善,特别是女人们,看不得和听不得老少边穷地区的那些贫困现状,总想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看来捐款是最直截了当的做法,关键是这些善款能否顺利的,不折不扣的到达受捐人的手中。因此,今后在这方面还得多核实信息,敲钉钻脚才是。以免虽有好的愿望,但无有效的结果,白忙和白欢喜了一场。
唯一让人可以自我安慰的是,一次性清理了平时放在那里碍家碍事的三箱衣服,毕竟腾出了不少地方,让本已有限的储放空间,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写于2014年6月2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