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2014-03-15 19:45:28)
标签:

原创见闻

苏州古城墙

阊门

北码头

吊桥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内正面拍摄
 

    在苏州的众多城门中,阊门或许是我小时候经过次数最多和印象最深的。

    那时候,有表舅先住杨安弄半边街,新民桥潭子里,后搬至航西新村。平时频有交往,特别是春节走亲戚,就从城里穿城门而过。

    春节是孩童们眼中的狂欢节,大人们忙这忙那,我们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免不了要为大人们分担些家务杂事。春节的菜品中,也可以说是点心,白菜肉丝或者韭芽肉丝炒年糕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样样东西都要凭票或排队。为了买到手工做的长条水磨年糕,我就三更半夜赶到阊门外的上塘街菜场排队购买,在凛冽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期待着天亮快开秤,好早点买到回家,至今仍记忆深刻。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阊门内东北侧拍摄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阊门外南侧(南新路)拍摄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阊门外西南侧拍摄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水城门和水关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进前方“水关桥头”入口可上南马道登新建城门南段

    阊门,苏州人习惯唤其“老阊门”,因其南边曾有新阊门,乃至后来一直延续至今的金门。现在所看到的城门和城楼,是于2006年在原阊门城墙遗址上修建,至今亦有些年头了。之前的城墙已是破烂不堪,损坏严重。记得当年“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我所在的居委会挨家挨户摊派“笃砖坯”的任务,黄泥统一供应,据说是就近取材,来自阊门城墙。这种拆东墙并未补西墙的蠢行,更是本已岌岌可危的城墙雪上加霜。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从南城门洞可登城楼,茶楼里有“山塘书院”说唱评弹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沿此石阶登城楼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城楼北侧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背北向南观看,右前方矮墙豁口处为新建城墙与以前所建城楼连接处,城砖反差十分明显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绞关石,在此位置朝北观望,可见城砖的色调不甚和谐


 

    阊门,就这样潜移默化地留在我的记忆中了。

    1. 阊门是历史悠久的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西晋陆机在《吴趋行》里提到苏州的第一句话。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阖闾大城八城门之一。因此有人说,苏州古城的历史有多久,阊门的历史就有多久。阊门以传说天门中的“阊阖”得名,是吴都整个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阊门又号“破楚门”,因公元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

    及至明清时期,阊门是带有瓮城的水陆城门。陆城门东西两道城门,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门外有吊桥,门内就是阊门大街(今西中市)。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水城门在陆城门以北,跨下塘街河。门外有聚龙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城墙上俯瞰水关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城墙上东望西中市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城墙上东望中市河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城墙上远眺北寺塔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城墙上西望吊桥


 

    2. 阊门是富庶繁华的

   红楼梦》开篇就有“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之说,因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中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店铺多达数万家,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清代乾隆年间,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盛世滋生图》,后称《姑苏繁华图》,就有对当时阊门至枫桥十里长街,万商云集盛况的描绘。清朝的孙嘉淦在《南游记》里这样描述阊门:“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南马道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南马道俯看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在城墙上看南马道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南马道上端入口背面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新建城墙南段之北首

    3. 阊门是承载厚重的

    明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史称“洪武赶散”的事件(即将江南人口迁徙到苏北的历史事件)中,据说有40万人,从阊门出发,携家带口,远赴苏北。这场大迁徙,成为明王朝去张(张士诚)化,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至今630余年过去了,阊门却成了人们寻根的一个地方。

    我有个同事,其祖上原来就住在阊门一带,因“洪武赶散”事件,去了苏北高邮。后来虽早已返回苏州,但籍贯仍是苏北的。联想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下半叶,在“苏南苏北心连心”的口号中,苏州又有大批工人下放到苏北各地,若干年后又陆续返城,成为某个时期政治和经济的需要。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渡僧桥拍摄城楼,水道前方为“聚龙桥”,取“五龙汇阊”之意:

上塘河、山塘河、北城河、西城河和流入城内的阊门下塘河五条水道汇聚于此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乐天广场阊门码头拍城楼和聚龙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阊门码头拍吊桥(北侧)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吊桥上拍城楼


 

    4. 阊门是诗意盎然的

    历代歌咏阊门繁华者不绝,如白居易《登阊门闲望》:“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又如韦应物《阊门怀古》:“独鸟下高树,遥知吴苑园。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再如唐寅的《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北马道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北马道入口俯看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新建城墙北端平台上的现状,似未完工


 

    但是,曾几何时,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沧桑,阊门的地位为后来的观前所取代,处于没落衰败之境地。为了使阊门重现昔日繁荣景象,苏州近些年可说是花了大力气。除了恢复水陆城门和城楼外,还重建了廊式吊桥,开辟了石路步行街商业区,新建了占鱼墩公园和乐天(白居易)广场,整饬了西中市和山塘街的历史风貌区,使阊门重现繁荣之景,且从人文的角度更多了一些市井风俗的意味。

    近年来,苏州已进行了两批修复古城墙的工程。其中阊门水陆城门之北的北码头土城墙亦被列为第一批修复的范围,与其他两座城墙相门和平门一样,已于2012年9月27日竣工。后者我已前往一观,并将见闻即图片发诸于博,就前者尚未去过。

    据报道:阊门北码头段城墙保护修复总长465米,分为新建和修复两部分,其中新建109.52米,修复355.48米,修复部分保护并保留城墙原形制、原结构,尽可能采用原材料、原工艺。整个城墙底部宽12米,顶部宽约9米,用城砖将近40万块,工程亦可谓浩大。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新建城墙北侧,需穿窄弄攀至北马道而上城墙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西北望,可见苏州市立医院北区大楼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新建城墙南、北两端靠此连接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在建的大片商业用房,位于新建城墙西侧

    一日,当我真正去实地看过后,心里竟有些失望:

    1.城墙的砖虽说是从外地觅来的旧砖,但看上去油污斑驳的,与原来已有的水陆城门城砖反差太大,总体不协调;

    2.新修的城墙上面并不贯通,像一条扁担挑着两个桶。其南端紧接着原水城门处,北端止于阊门横街-尚义桥西近北首处,城墙上均有平台可行走和眺望;连接两头的中段,则为一条长且薄的城墙,不能走人,东边紧贴着民居,西边则在建商业用房,目前封路。即便今后通行了,从下面看上去像煞有介事,但实际仅装潢门面而已。不知主事人出于何种考虑?

    3.城墙修复后是要给人看的,但竣工已一年半了,人们要窥其全貌得颇费周折。南端新修之城墙,其马道上的门始终紧闭,知情者得从阊门城门三门洞之南门洞而上,登城楼向北而至;北端新修之城墙,马道上的门倒开着,但城墙西边封路,需绕到阊门横街-尚义桥西而至,且要穿过与民居之间狭窄的小弄,再攀至马道而上。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内东南侧的石亭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石亭内镌有“气通阊阖”石碑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遗址保护石碑

 

    走近城墙,触摸历史,阊门已成为人们怀旧和寻根之地。随着修缮工程的日益进展,今后北码头至北浩弄两岸,横跨护城河的“五龙桥”业将通行,成为山塘街至阊门城墙的新通道。但北码头新修的城墙南北对峙的状况,不知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还是永久之模样,就不得而知了。事已至此,本人也无意再刨根问底。

    总之,希望阊门新建城墙西侧的配套商业用房早日完工,让花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城墙早日以全貌与市民见面,让阊门这座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城墙焕发出新的光彩。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

 在阊门码头远观“五龙桥”,为新建的五孔拱形大石桥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4年2月27日

 

 

附:网载阊门旧照片(图)三张,谨此感谢原作者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城门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阊门外

【原创】心泊东吴(6)《阊门》上水关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