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2014-01-07 20:22:11)
标签:

原创见闻

上海大境路

海上白云观

道教宫观

文化

分类: 萍踪浮影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海上白云观”大门口,横幅高挂待“拜谢”

 

    那日在大境路口的“上海古城墙和大境道观”短暂逗留后,发现紧挨着其的东边,有一座的建筑,飞檐翘角,气势不凡,它就是上海重要的道教古迹“海上白云观”。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观内最大的建筑“凌霄宝殿”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凌霄宝殿内正中供奉着玉皇大帝铜鎏金坐像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凌霄宝殿右侧墙上的众仙泥塑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凌霄宝殿左侧墙上的群仙像塑,红缎带为“太岁披红”所用

    我事先并未知道有这个道观,与前者一样,也只是偶然碰到,故对其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回来上网查看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其已有一百三十余年历史了。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观内西侧的钟楼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观内东侧的鼓楼


 

    海上白云观,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由全道士徐至成募建,原名雷祖殿。光绪十二年(1886)和十九年(1893)两次扩建,先后建成斗姆殿、斋堂、客堂和三清殿、吕祖殿、邱祖殿等,占地14亩,成了上海具有一定规模的全真道观。光绪十四年(1888),徐至成在北京请得明版《正统道藏》八千余卷,于藏经阁供奉,故改雷祖殿为“海上白云观”,即北京白云观的下院,是上海道教全真派的主要道观。目前其镇观之宝明版《道藏》已移至上海图书馆珍藏。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二楼南侧的“财神殿”、“雷祖殿”、“祖师殿”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二楼西侧的“药王殿”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二楼东侧的娘娘殿

 

 

    海上白云观建筑分前后两部分,前殿中为雷祖殿、藏经阁,东殿为客堂、丘祖殿,西殿分斋堂、斗姆殿等;后殿为三进,中为三清大殿,南为甲子殿、北为四御殿,东为救苦殿、西为吕祖殿、玉皇阁及钟鼓楼等建筑。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灵官殿内中央供奉的祀王灵官,本名王善,道教护法神,

纠察天上人间,除邪祛恶。常被供奉在山门内,以镇守宫观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灵官殿内右侧:从右至左为岳天君(岳飞)、温天君(温琼)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灵官殿内左侧:从左至右马天君(马胜)、殷天君(殷郊)
* 以上五天君皆属道教三十六天罡,道士在斋醮作法时,常召其下凡,降妖伏魔


    另值得一提的是观内供奉着极具文物价值的九尊明镏金铜像,为明代铸造,铸工精细,堪为上品。其中五尊为天将站像,高1.77米,云带飘逸,法相威严;二尊为张道陵天师、许逊天师立像,高1.75米,仪态端庄,面目慈祥;一尊为真武大帝坐像,背侧有明万历末年铸造的铭文;一尊为玉皇大帝坐像,高1.8米,重约3吨。这九尊铜像的铸造技艺极为高超,是江南地区明代铜像的精品。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前殿背面左右两侧有楼梯通往二楼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摄于海上白云观东南方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海上白云观保护碑


 

【原创】沪上印象(63)《海上白云观》

白云观上白云飘

 


    经过百余年风雨洗礼的上海白云观留存至今,并成为文革后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道教宫观。现为上海市道教协会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所在地,成为今日上海道教研究、教务活动、培养人才和对外联谊的中心。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3年12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