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特别是在盛夏,我喜欢吃用糟烹制的菜肴,热菜冷盘,清香扑鼻,美味爽口。
据《说文解字》:“糟”,酒滓也。文字为左右结构,从米曹声。本义原指未漉清的带滓的酒,后指酒渣。
我们目前在市场上所见之物,除酒糟外,一般还有糟油和糟卤。至于用于何处,如何用法,则完全根据食者的喜好和习惯了。
酒糟,我一般用来腌鱼(将糟和盐一起均匀涂抹被腌物)和蒸鱼(在蒸鱼时将其放入纱布小袋中)之用,能去除鱼腥味,所烹之鱼味道更加鲜美。
糟油,我一般用来制作凉拌面,苏州附近的太仓就有出品,颇享盛名。其于1816年正式酿制发售,渐传四方,成为官礼。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获得过金奖。清代袁枚《随园食谱》云:“糟油出太仓,愈陈愈佳”,《太仓州志》云:“色味佳胜,他邑所无”。提鲜、解腥、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糟卤,一般用来做炝毛豆,糟黄豆芽,糟猪肚、糟鸡肫、糟凤爪、糟鹅等菜品。这种用科学方法从陈年酒糟中提取香气浓郁的糟汁,再配入辛香调味汁,精制而成的香糟卤,所做出的菜肴清爽可口,齿留余香。
可见,糟之妙用,十分广泛,成为我们日常饮食中一种不可或缺的佐料。
然而,当我们将之引用到具体的事情上来,情况似乎就不妙了。
譬如:
糟粕: 物质层面(本指造酒剩下的渣滓,废弃物)
精神层面(比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不良形态或作品)
糟糕:(事情、情况或处境不好)
糟蹋:(使~受损害)人对人:糟蹋良家妇女
人对物:糟蹋粮食、环境
物对物:老鼠糟蹋粮食
糟心:因弄砸、办坏事情或情况、境遇不好而着急
糟朽:腐烂
污糟:形容脏乱不堪,苏州人谓之“污勿三,白勿四”。若前面加一“赖”字,则为“赖污糟”,表示耐脏
懊糟:方言。烦恼、郁结、不痛快。苏州人或谓之“窝塞”
渍糟:除含同上之意外,还表示人的脾性不爽气,或处理事情不顺利时,像“湿手捏着仔干面粉”。这里的“渍”字用舌尖音发“基”声,类同苏州人所谓“盐渍菜”之“渍”
一团糟:心绪和事情犹如乱麻一团,难以理清
乱糟糟:形容事物杂乱或心里烦乱
烂糟糟:破碎、破烂或稀烂的样子
乌七八糟: 1、形容环境十分杂乱、肮脏。
2、形容可鄙可憎的人或事。
乱七八糟:混乱状态,混杂
等等。
至于将“糟”字借来喻人,则要视情况而论了。
如:
糟糠: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酒糟鼻:慢性皮肤病。发生在颜面中部,尤以鼻部为甚,鼻尖呈鲜红色斑点
老糟头:老者对自己的谦称,类同于“老朽”
糟老头:据我对这个苏州人特定的词的理解,可概括为
外形上,大多是衣冠不整,不修边幅,胡子拉碴,鼻涕拉嗒,走路屉拖拉拖,做事拖泥带水,尤其是妻子与其离异或过世的鳏夫,家中缺少了女人的照料,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内心里,有的人脾气古怪,性格孤僻;行为猥琐,举止呆板;见解迂腐,不合时宜。照苏州人的说法,咯种人“沥窃的要死”,“甚超至于有点‘诌’(比喻脾性促掐,或作曱甴)”,让人看见就有点“蛀”(讨厌,唯恐避之不及之意),真是怎一个“糟”字了得啊!
由此看来,吃局(苏州人指吃的东西)糟得,办事体糟不得,人的精神面貌和所作所为更是糟不得,老头前面“糟”字当头,也是万万要不得的。
“糟”到结果,其必是一个“馊”字。可想而知,这股酸臭味对己、对人,于整个社会环境都是不利的。
写于2013年5月31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