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香樟,古意盎然
2013年4月14日,我参加了金鸡湖美术馆组织的西山采风活动,来到了明月湾,一个太湖之滨的古老村落。
虽说是星期天,但午后的村落内没有嘈杂的人声,显得有些冷清,这正是我喜欢的氛围。
囿于时间,我没有沿着小道登临山顶,俯视一下整个村庄的大致格局,只在村里村外转了一圈,感受了一下它的古朴和安逸。
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心灵的归处,情思的港湾。当一轮明月静静地照在这个小村庄时,一泓诗意的清泉亦自然流淌。我虽不是夜间探访,但午后的阳光斜照,那高大的树林和老旧的宅屋光影交叠,像是时光的穿越和交融,让人多少有些恍然若梦,心绪缥缈。
对于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幽僻,景致古意盎然,颇有桃源意境的所在,或许一切语言的描写都显得有些苍白和贫乏,人们从其自然淳朴的风貌中,就可领略到其内在的蕴秀和无穷的魅力。
P1
古村入口,情觅幽处

P2
尘外净境,世间桃源

P3
古村全景图和简介

P4
明月湾古村保护整治碑记

P5
清风亭全景
P6
清风亭匾额及楹联

P7
西施画眉泉

P8
明月桥

P9
明月桥农家乐

P10
千年古樟,枝繁叶茂

P11
石板街介绍

P12
石板街(1)

P13
石板街(2)

P14
石板街(3)

P15
石板街(4)

P16
石板街(5)

P17
石板街(6)

P18
黄氏宗祠介绍

P19
黄氏宗祠正门

P20
黄氏宗祠匾额(苏轼书)

P21
黄氏宗祠照壁,后面突兀的楼房大煞风景

P22
照壁上的盘龙砖雕,图案和雕工精美

P23
敦伦堂介绍

P24
敦伦堂门口

P25
敦伦堂入口

P26
吴家迁居明月湾介绍(礼和堂)

P27
吴家大宅(礼和堂)外景

P28
吴家老宅(瞻瑞堂)介绍

P29
吴家老宅(瞻瑞堂)门口
P30
吴家老宅(瞻瑞堂)对面,藤萝纠葛
P31
邓家住宅(裕耕堂)介绍

P32
邓家住宅(裕耕堂)外景

P33
邓氏宗祠介绍

P34
邓氏宗祠全景

P35
邓氏宗祠侧影

P36
邓氏宗祠正影
P37
明月湾财神殿

P38
池塘前方右侧为上山小道
P39
池塘边随意地放置着青石雕刻
P40
环环相扣,别有洞天

P41
老屋外侧,砖石相间

P42
老屋无语,历经沧桑
P43
红灯高墙,光影交错

P44
丁字街口,投石问路

P45
苍翠一笼,红灯几盏

P46
万千情思,诉于笔端

P47
仰望天空,岁月长河

P48
老宅成片,破旧不堪

P49
明月湾寨门(更楼)介绍
P50
明月湾寨门(更楼)正影

P51
明月湾寨门(更楼)全景

P52
明月湾寨门(更楼)侧影

P53
明月湾寨门(更楼)前的写生者

P54
卢氏茶庄外景

P55
卢氏茶庄内景
P56
卢氏茶庄内的茶艺馆

P57
卢氏茶庄两只可爱的猫咪

P58
精神矍铄,老有所乐

P59
古码头介绍

P60
古码头(1)
P61
古码头(2)
P62
清风(亭)明月(桥)本无价,古村幽境皆有情
写于2013年4月18日
附:明月湾古村概况(资料来自景区介绍)
明月湾古村位于太湖西山岛南端,现属西山镇石公行政村,在石公山以西1.5公里处的大明湾自然村。相传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携美女西施在此共赏明月(“明月湾,吴王玩月于此。”《苏州府志》),古村由此而得名,简称明湾,以环境优美、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多彩而著称。
唐代,明月湾已闻名遐迩,大诗人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刘长卿等,都曾到此,留下了赞美明月湾的诗作。南宋金兵南侵,大批高官贵族到西山隐居,到明月湾定居的,有以写诗反对宋徽宗大办花石纲而闻名的谏官邓肃、抗金名将四川宣抚使吴璘的儿子吴挻等。明清两代,大批明月湾人加入了号称“钻天洞庭”的洞庭商帮,靠外出经商发家致富。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约250年),明月湾达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码头等公用建筑。这些宅第和祠堂,有精致典雅的砖雕、木雕、石雕,建筑极富地方特色。
明月湾现存古村面积约9公顷,有常住居民一百余户、近四百人,多为靠种植花果、碧螺春茶和兼太湖捕捞、养殖为生的农民,姓氏以邓、秦、黄、吴为多,多为南宋退隐贵族繁衍的后裔。明月湾依山傍湖,三面群山环绕,终年葱绿苍翠,深藏不露,深得桃花源意境。村内设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两街之间有多条横巷,纵横交叉,井然有序,俗称棋盘街。街面均以花岗岩条石铺设,下为沟渠,有“明湾石板街,雨后穿绣鞋”的民谚。街道两旁多明清建筑,高低错落,斑驳苍古。房前屋后,栽植四季花果,清代诗人沈德潜称之谓“人烟鸡犬在花林中”,清代诗人凌如焕称之谓“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