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6日,我在苏州河南岸的南苏州路蹓跶时,当经过新闸路桥至成都路桥区段时,蓦然看见一座标为“九子公园”的场所。心想,莫非是龙生九子的“九子”?一个弘扬龙文化的地方。
然则,待我入园细看,方知“此九子非彼九子“也。

九子公园,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绿地面积4778平方米,总投资700万元,于2006年1月22日开园。这座以宣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老式弄堂民间传统九子健身游戏项目的公园,除了植物造景、运动器材外,主要通过九子雕塑和宣传景墙,运用写实和抽象的艺术手法,采用景墙,对“九子运动”,即打弹子、滚轮子、掼结子、顶核子、抽陀子、造房子、跳筋子、扯铃子、套圈子,进行直观和形象的诠释。并考虑到九子运动的不同需要,分别设有花岗石材料的硬质场地和塑胶地坪的软质场地。

在这样一个集休憩、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公园内,看着一个个曾经熟悉的景物,不禁会想起小时候玩耍的情景。苏州和上海的弄堂游戏大致相同,只是叫法上略有不同而已。这九个游戏中,除了跳筋子(苏州人叫跳橡皮筋)我没玩过,其余八个都玩过。其中尤以打弹子、滚轮子(苏州人叫叉铁箍)、顶核子为多。

就说这“叉铁箍”吧,主要以脚桶的铁箍为器具,将铁丝前端弯成U字形,顶着铁箍前行。有时候感觉不过瘾了,干脆用木棍顶着自行车钢圈的凹槽向前滚动。车轮滚滚,蔚为壮观。

至于“顶核子”,不知从何时起,其衍生出了功利性的“顶铜”游戏。即在地上划定一方区域,或在石鼓墩和砖头上,有个玩伴放入大小不一,软硬不同的铜件,挨个将自己的铜块贴住眼角太阳穴处,有时还要作旋转状,以增加撞击力。当目标瞄准地上欲顶之物,将其顶出界时,即可将其纳入囊中。有时为了增加一些胜算,还要对铜件制作一番,即将铜皮包住铜块,不仅有份量,而且软扑扑,如是,不易被人家顶出。



每当赢了一些铜后,便会喜滋滋的拿着户口簿到废品收购站卖掉,以便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家里的门攀、箱扣、锁匙,尤其是输家,都不同程度地遭了殃,免不了还会遭来家长的一顿生活(苏州话挨揍)。



哈,当你在此公园里忆起物质匮乏年代的这些童年趣事时,真是会有些忍俊不禁的。



*
所附照片系手机拍摄
写于2012年6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