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2011-07-05 11:28:52)
标签:

文学/原创

诗词

苏州齐门外

南、北马路桥

元和塘

分类: 心泊东吴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北马路桥旧影
   

    在苏州齐门外大街,以现今东西向的苏站路为轴,南北存有两座古桥。它们的名字极为普通,直截了当的唤作“南马路桥”和“北马路桥”。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南马路桥旧影,21级台阶


 

    因业务联系之便,常经过此地。就象见到一个老朋友般,每每伫足流连一番。

    据我观察之印象并参阅相关资料所得: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南马路桥南望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南马路桥(齐福桥)名


    南马路桥,桥沿上刻有“齐福桥”字样,位于齐门外大街南端。原系木桥,明宣德年间(1426—1435)改建为石桥。清同治六年(1867)重修。今年3月至6月落架大修。跨度11.50米,宽3.14米,长34.25米。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南马路桥北望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之前和目前拍摄的桥柱上的阴刻,分别为“同治六年三月重修”和“东汇仁济局”字样


 

    北马路桥位于齐门外大街北端,《吴县志》称义成桥。清康熙年间重建,同治六年(1867)重修。1981年整修加固。现为石拱桥,跨度18.20米,宽3.13米,长31米。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北马路桥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北马路桥桥名和两侧石柱阴刻,分别为“同治六年三月重修”和“东汇仁济局”字样

    两桥基材均采用花岗岩和武康石,护栏用青砖扁砌,拱形端庄,线条优美,静静地横卧在元和塘上。这条始于齐门的黄金水道,历史上曾经赫赫有名,它往北连通陆墓、蠡口、渭塘,直至常熟,自古就是苏州北部水上交通要道,沿岸因此兴起了一批著名乡镇。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南马路桥西望

 


    两桥虽属同一造型,然桥面石级形式各有特色,互具功能。我细数了下,南桥宽矮,有台阶21级,显得敦厚壮实;而北桥则高窄,有台阶39级,显得挺拔雄伟。有趣的是,南马路桥的阴刻铭文在桥栏石柱的内侧,而北马路桥的桥名连同铭文则在桥栏的外侧。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北马路桥39级台阶


 

    观斯景,生此情,一阕《鹊桥仙》的韵律顿时在我心中萌动:

 

西东横亘,

北南纵列,

地作天生一对。

元和塘畔诉流年,

看数百年来兴废。

 

 

韵留东汇,

功归仁济,

齐福、义成竞彩。

 

石栏砖砌拱星辰,

幸古趣淳风犹在。

 

 【原创】《鹊桥仙·古桥遗韵》

* 博文所附旧照片系本人PS改色而成

                                                                                 写于2011年6月30日

 

 

附:博友雅韵

 

德山

其河本是元和塘,一橹北去水迢迢。
此去陆墓旧古镇,于今却见伦敦桥。

 

吉格罗朵

元和塘源元和县,元和路到元和村。
石梁跨塘曾几何,齐福义成双留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