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我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好了拍摄火烈鸟的地点,今天我就跟大家说说拍摄时的故事。
为了拍到满意的照片,我每天早上五点半就到选好的悬崖上等候,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也去,因为一天中的这两个时刻,是最适宜拍照片的。从悬崖上望下去,数不胜数的火烈鸟沿着湖岸的曲线密密麻麻地排布着,给纳库鲁湖勾勒出了一条燃烧着的轮廓线。在我守候了三四天后,我目睹了一次火烈鸟躲避偷袭的壮观场景,并把它记录下来了。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火红的脸,照得蓝色的湖面金光闪闪。火烈鸟们如同往常一样悠闲地、成群结队地浮在水面,偶尔才动弹一下。这时候,一只豺狗悄悄地来到水边,小心地朝离湖岸最近的一群火烈鸟潜去,然后猛然前冲,在身后的湖面拖出一条狡猾的S形水迹。但它的企图并没有得逞,看似懒散其实很警觉的火烈鸟们发现了它的意图,在它还没靠近的时候,就一起惊散,成群的火烈鸟在平静的湖面划出一组放射状的欢乐轨迹,向湖心扩散出去。我迅速地按下快门,把这个大快人心的场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心里得意洋洋的,也不知是为火烈鸟们高兴,还是为自己高兴。

火烈鸟的数量那么多,豺狗的偷袭不会对它们的生存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是火烈鸟的数量却在环境和气候恶化的影响下不断减少。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变化使火烈鸟赖以为生的藻类浮游生物逐渐减少,人为的环境污染也使火烈鸟生活的湖区的环境受到破坏,这可能是火烈鸟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
为了保护这些美丽的火烈鸟,我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设立的环保基金资助了纳库鲁湖火烈鸟保护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进一步查清火烈鸟减少的成因,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保护战略、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让我的火烈鸟朋友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怎么来减少污染,保护我们和动物们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和动物朋友们更好的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环保知识小贴士:火烈鸟学名红鹳,是一种长有蹼足的涉禽,一般聚居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咸水湖和接近陆地的海岛浅水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欧洲中部、印度和非洲东南部。非洲东南部的火烈鸟实际上有大、小两种。大火烈鸟身高可达150厘米,羽衣总体看是淡粉色,长喙的尖端则呈黑色。这种火烈鸟数量较少,人们看到的机会不多。小火烈鸟身高约90厘米,羽衣色调较深,喙部呈深红。这种火烈鸟色彩艳丽,数量较大,最能招惹游人的目光。因此,人们看到的,大多是小火烈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