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楚汉传奇》焚书坑儒部分,看看是否有《三字经》

(2013-01-07 09:07:48)
标签:

楚汉传奇

焚书坑儒

娱乐

3-6

场景:秦宫书房

时间:夜 内

人物:秦始皇 李斯 太监

 

△秦始皇来到书房,显然怒气未消。书桌上摆放着竹简奏章。

李斯:大王,这些儒生越来越过分,竟然质疑起皇帝来。

    秦始皇怒气冲冲。

秦始皇:听说皇子胡亥把殿外大臣们的鞋子踢了,朕倒是想踢这些人的脑袋。

李斯:这些儒生之所以敢妄议朝政,皆受了诗书荼毒,若再不焚书,等这些儒生成了气候。那才是真是大秦之祸。焚书之令,朝议已久,不可再犹豫了。

△李斯下跪,长跪不起。

△太监闯进书房。

太监:大王,不好了,儒生带着百姓要见你!

秦始皇:什么?

△秦始皇急忙出了书房。

 

3-7

场景:秦王宫外

时间:夜 外

人物:淳于越 博士(二十余众) 百姓(数千)

 

△雨雪霏霏,秦王宫外,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为首的是淳于越,身旁是二十多位博士,后面则是数千名百姓。

△宫外一片安静。所以淳于越的声音格外清晰。

淳于越:(大声的)淳于越求见秦王。

△所有人一起拜倒,雪花飘落在淳于越的头上。

 

3-8

场景:午门城楼、楼下广场

时间:夜 外

人物:秦始皇 近侍护卫 淳于越 众儒生 众百姓

 

△秦始皇带着近侍护卫,上了午门城楼,看到城下跪着黑压压一仆人。神情不由得一变。

秦始皇:淳于越,这么大的场面,找朕有什么事?

淳于越:请问皇帝陛下,你是否要下令焚毁天下所有古籍。

秦始皇:(不耐烦的)你听谁说的?

淳于越:此事民间已经议论纷纷,皇帝,前胜先贤的书不能烧啊。淳于越如有罪责,任由皇帝处置,但书不能烧。

秦始皇:(强自再忍住怒气,和言悦色地)你先带他们回去。此事随后再议。

淳于越:今日若非陛下亲口答应,我等就不回去。

所有人齐声:请皇帝亲口答应!

△秦始皇看到这个场景大怒。

秦始皇:那你们就跪在这儿永远不要回去!

△秦始皇离开了城楼。

△淳于越等还跪在宫外,雪越下越大。

 

3-9

场景:秦王书房

时间:夜 内

人物:秦始皇

 

△秦始皇回到了书房,拿起放在桌子上焚书竹简奏折。

△用朱笔在李斯的奏简上画了个“可字。字迹硕大,红的吓人。

 

3-10

旁白:焚书令一下,北自辽东,南至南海,东自平地,西至临洮,只要是大秦的土地,每天日夜都在焚书。在眩目的火光下,几千年来先圣、先贤的经书,在三十天内全化成飞烟灰烬。

 

镜头:

    学馆里,一个年老的儒生前面带领着年轻的儒生吟诵着诗篇,一群兵卒闯进了学馆,抢走了儒生手中的书。老儒生奋起抗争。等待着他的却是脖子上亮晶晶的锁链。所有的儒生眼中含泪,秦王朝每座都市,每所学馆都上演着同样的场面。

    一户寻常儒生家,私藏在房梁上的竹简被兵卒们翻了出来。儒生和兵卒们纠缠在一起。在争执中竹简洒落在地上,被兵卒践踏,儒生扑到在地上,看着散落一地的竹简。竹简被兵卒不断地践踏。

    深夜,空地上,火焰熊熊,兵卒不停地将竹简扔到火堆之中。火焰越来越大,火光冲天,映红了所有人的脸。竹简渐渐变黑,上面文字越来越模糊,直到成为焦炭。

 

3-11

场景:秦宫(南书房)

时间:日

人物:秦始皇 李斯 蒙毅 扶苏

 

△南书房内,秦始皇坐在正中,李斯和蒙毅站在两旁。

秦始皇:听说各地对焚书都有些争议,是么?

蒙毅:正是,各地因为焚书,百姓与官吏发生冲突不断。有的郡县已控制不住局面。

李斯:但是臣得到的消息。各地虽有冲突。都是那些儒生带头。成不了什么气候。

△扶苏走到了南书房门口,见南书房有客,正想退出时,始皇唤住了他。

秦始皇:扶苏,进来说话。

扶苏:(走进书房)是。

秦始皇:你什么话,对我说么?

△扶苏环顾左右。

秦始皇:但说无妨。

扶苏:(坚定的)孩儿想说,请父皇下旨停止焚书。

△秦始皇脸色一变。

秦始皇:你也反对焚书?

扶苏:不但不该继续焚书。更该阻止拆孔庙的大成殿。

秦始皇:(生气的)那都是儒生传播祸事的地方,不该拆么?

扶苏:(有些激动)天下初定,远方百姓其心不定,诸生都是口诵孔子的门徒。吾皇降以重罪。恐怕使齐楚百姓更为不安。望皇帝明查。

△秦始皇脸色铁青。

扶苏:本来国内刑法严峻,赋税徭役沉重,百姓就有积怨,国内动荡。而今皇帝下旨焚书,许多儒生,表面遵从,心存不满,恐会生变,尤其怕会引起齐、楚诸地动乱。

秦始皇:你不要再说了……

扶苏:(跪倒在地,泪流满面)如若不停止焚书,减徭薄税,大秦会有反事啊。

秦始皇:(生气的)你好大的胆子,天下都拿修筑长城和移民戍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边去看看,那里的黔首过的是什么日子!不坚守北方,匈奴之祸就会逐渐蔓延到内地来,他们不懂,你是朕的长子,你应该懂!

△秦始皇看着跪倒在地上的扶苏,语气之中还有些一分焦急。

扶苏:(坚定的)父王,孩儿不懂。

秦始皇:(语气中带着一丝悲伤)扶苏,扶苏,你怎么如此痴憨?

扶苏:(头也不抬,依然坚定)请父皇下旨,停止焚书。

△突然秦始皇的声音变得出奇的柔和。将扶苏扶了起来。

秦始皇:(笑着)扶苏,你说的事情,朕都记下了。不过你先帮朕做一件事。

扶苏:什么事?

秦始皇:你去上郡监蒙恬军,看看真正的民间疾苦,跟着蒙恬学习一点带兵征战的经验,对你将来会有好处!

△扶苏呆呆地看着秦始皇。

秦始皇:明天你就走吧。一刻也不要耽搁。

△扶苏似乎明白了什么。

秦始皇:(朝三人挥了挥手)你们都出去吧。朕累了。

△扶苏面色颓唐的准备出屋。

△秦始皇叫住了扶苏。

秦始皇:扶苏……

扶苏:(回头)父皇……

△父子两人对视了一眼。

秦始皇:(语气慈爱)儿啊,一路小心。

△扶苏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出了南书房。

秦始皇:(看着扶苏的背影,喃喃自语)扶苏,你都不懂朕的心,天下谁还懂朕的心。

△秦始皇坐在椅子,仿佛苍老了许多。

 

3-12

旁白:秦始皇在下令焚书之后,又因“卢生案”,坑杀了所牵连的四百六十名儒生。焚书坑儒之后,大秦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表现坑儒的画面。)

 

镜头:

  数百儒生手戴枷锁,排成一排,蜿蜒如同一条长蛇,走在旷野之中,旁边的兵卒手

持长鞭,不停地鞭打儒生。

    儒生脸上目无表情,似乎已经知道他们的终点在何处。

    荒野之中,一个大坑早就已经挖好。那条由儒生排成的长蛇来到大坑前,被大坑吞噬了。所有的儒生都被推进大坑。

    沙土渐渐盖住了这些儒生的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