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双食记》在注重商业性的同时还要兼顾探讨严肃的问题,一部商业片,意识却是非主流的,个人化的,文艺青年拍商业片,也许都是这样。我自己就是文艺青年,我深知我们身上共同的问题。
赵天宇是个对人性失望的电影作者,他是该片的编剧(之一)和导演,我更愿意称他为这部影片的电影作者。
但是这部对人性失望的电影通过了审查,因为他否定了婚外恋。
我觉得艺术家应该哭笑不得,这部影片否定的可不是婚外恋,对于“婚内恋”他何尝不是质疑的呢?它质疑家庭,质疑爱情,质疑女性意识,对男性则更是豪不信任,但他成功地通过了审查。“双食”所蕴含的爱人与情人相生相克的恐怖寓意,是多么的道德化,所以说道德律是赵天宇的通行证。而这部影片压根就不是探讨道德的。
如果环境不那么严酷,让赵天宇能抛开商业压力,这部片子也许能更好。
顶尖的艺术家都是不可知论者,持可知论的都是二流艺术家,即:揭露社会问题,然后给出解决的药方;或者:告诉你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理和存在的问题,总之,这个世界是可以解释的,人性是可以解释的。
有神论者,相信绝对理性的存在,就容易相信“爱情”这种事。爱情和神一样,是先验的,无需证明的,但,现实告诉我们,爱情是靠不住的。《双食记》告诉我们,爱情不靠谱,人性也不靠谱。
艺术家对人性的失望,是“上帝死了”以后更大的失望。
吴镇宇的角色在影片即将结束时出现了光彩,三人共进最后的晚餐是影片的最亮点,可惜高潮出现得有点晚。我喜欢这场戏,因为这场戏让影片开始迷幻,不过,我英勇的公安干警冲进来,迅速破坏了这迷幻,让我们会心一笑,明白这毕竟是一部中国电影。
在艺术片和类型片中摇摆,是每个中国新导演的魔咒,赵天宇在摇摆中拍出《双食记》,也是一个象征。艺术和商业,是中国电影人面临的“双食”,多少电影人在这“双食”中慢性自杀,中国电影目前不正在掉头发、掉眉毛并肾亏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