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美术登楼共诩丹青手周鸣天2001年10月25日特刊

(2022-08-03 18:07:26)
标签:

时评

文化

历史

教育

图片

                              成都美术
             登楼共诩丹青手
                           周鸣天  
                   2001年10月25日特刊
             (原载市场与消费报1994年9月25日)

成都美术登楼共诩丹青手周鸣天2001年10月25日特刊

 
   著名国画家张采芹先生离开我们已十年了,可是精湛的画艺,高尚的人品,却让人难忘。先生一生乐于助人不图报,待人热心赤诚。抗战期间全国文化艺术精英大多云集四川,或人生地不熟或经济暂有困难,先生作为四川美协主要负责人,只要有人求助,先生一概相帮,只要有人想办画展总是鼎力相助:如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当时身在云南,本人因故不能来川,只将画作邮来,先生便全力代理开办画展,并取得成功。
     
     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在创作"无名英雄"像时,因经费不足,加之通货膨胀,导致几次停工濒临流产,刘曾回忆到"一年来塑
造之辛苦,几个月来为筹划铸铜工作之疲惫,伴随着绝望一起向我袭来,我很清楚翻铜的失败可能会导致我们家庭经济的破产……“先生为之八方奔走四方设法,找到当时的成都市市长余中英先生、四川美协名誉会长张群等,最后两次追加了预算才得以铸成。
 
 先生与著名画家张善子、张大千兄弟之间更是莫逆之交。40年代曾与大千先生合作"雪鸦图",大千先生敦煌写生回成都办画展,税局拟征收 "直接税",后经先生多次与税局局长孙邦治洽谈得以作罢免征。1940年张善子先生病故后,先生写长挽悼之。当80年代远居台湾的大千先生得知先生尚健在,特托其女儿张心瑞带回成都一幅“垂丝海棠“图赠与先生。图上题有"七一年壬戍四月写,呈采芹道兄赐留。老病缠身,眼昏手掣,不足辱教,聊以为念耳……"画幅两边题有诗一首:“锦绣果城忆旧游,昌州香梦接嘉州,卅年家国关忧乐,画里应嗟我白头。“稍后,又托人带来由张群敬题《张大千画集第二集》画册一本,上有大千先生题赠“七十一年壬戍闰四月里,采芹宗长兄教正”。几个月后,大千先生与世长辞。此画成了大千先生最后寄往大陆的珍品了。先生悲痛之佘作长挽一幅以寄托哀思:"是画苑大宗师,别开生面,绍往招来,兄弟情数十载间,写意花枝还赠我,为中华文明使,遍历他邦,扬声播艺,日月潭三千里外,招魂锦水遽哭君"。
 
    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先生与先生的过从更是相知。徐先生入川后曾引发了几场风波,遭守旧派围攻。先生力排众议,全力支持维护徐先生,在为之举办画展期间排除捣乱者的干挠使画展获得成功。先生敬佩徐先生的才艺,徐先生敬重先生的为人,两人还在绘画上经常切磋画技,如用排笔画竹杆等。两人在生活上也有某些相似,同是少时贫寒,艺出海上;两人都是师生恋爱成成婚;徐先生夫人廖静文时系国立艺专学生,先生夫人李锡蔚也是出自四川大学艺术系,故而两人过从相知。徐先生除了一般好友过从题书赠画外,还特地为先生画了一幅全身素描画像。1962年廖静文先生来函告知:北京悲鸿纪念馆唯缺”全身单人素描画像”,请先生割爱捐赠。先生即将画幅寄往北京,今存于悲鸿纪念馆,画上题有"癸末中秋为采芹道长造像,悲鸿,时将有成都画展。画上还由成都的五老七贤刘豫波等几位名家题字。
 
    德高望重今且健在的著名画家岑学恭先生在《成都晚报》上也曾撰文回缅往事:1946年是芙蓉花开的时节,我来到了蓉城,准备在蓉举办画展,经人引荐,我见到了张采芹先生,他真是一位热情、慈祥的长者,一口承担了对我的帮助,允许我借他负责管理的美术协会展览场所举办画展,使我非常感动,就这样,在举目无亲的异地,我结识了张采芹......
 
 先生的画早在二三十年代上海金城工艺社就出版了”采芹画集”和”采芹近墨”.当时上海出版的《良友》、《文华》、《美术生活》等杂志画报也曾发表过先生的作品,先生同时还编著了《中国画论》,《国画浅谈》等著作和大量教材。建国初期,先生于1954年参加第二届全国美展,中央文化部就收购了先生的墨竹,并运往日本展览。1956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牡丹,1959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先生的’朱藤八哥’,1979年赵紫阳总理出访英国时还带了先生的一幅《墨竹图》赠给英国女皇伊丽莎自二世,现在此图陈列于英国皇家博物馆。1981年瑞典国王及皇后来华访问时,通过外交部及美协指名要先生的一幅 《朱藤双燕图》,并视为珍品。1982年中国美术馆又收藏了先生的’墨竹’一幅,先生一生举办过多次画展,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大量作品,同时被载入中国美术名人大辞典。1984年9月由成都市邮票公司发行了"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首届蓉城集邮展览"首日封。首日封上是先生以成都市市花为主题创作的芙蓉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