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堆堆宝贝
堆堆宝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36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随记

(2008-05-26 12:51:47)
标签:

随记

危险物

口鼻

建筑物

头部

开间

杂谈

    昨天和堆爸因为一点小事儿吵了几句,当时堆堆在外面玩,突然闯了进来,看到爸妈“斗”志昂扬,吓得跑到妈妈跟前,把小脸埋到妈妈的胸前,小声的安慰妈妈说:“妈妈,爸爸是个大坏蛋,他不懂事儿,你不要跟他玩就好了。”听了堆堆稚嫩的话,我和堆爸对望一下,都笑了,一场斗争就这样被化解了。

 

   又快“六一”了,堆爸这一段时间,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所以上个礼拜也没能领上堆堆出去玩,决定到“六一”时好好的补偿一下儿子。昨天晚上,堆堆吵着要吃肯德基,但因为爸爸有事儿要出去,未能如愿。

 

   昨天下午四川的青川发生了6.4级的余震,太原略有感觉。就太原的地势来说,本就是一个地震的多发带,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总有一百多次,所幸大多都是无感地震。昨晚堆堆对我说:“妈妈,我们老师说了,有地震时应该钻到桌子底下去,我们在幼儿园也演习了。”当时我听了后,心里很矛盾,不知该怎么告诉他老师说的不全对。今天从网上查了一下,有关地震来时,正确的做法,准备等下午儿子回来时,娘俩演练一下。

 

 

 

 避震要点
  •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户外怎样避震

http://www.dizhen.ac.cn/uw/dizhen/images/main/tp/0015.gif
  •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在家庭怎样避震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室内避震要注意:
保持镇定并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随手抓一个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在安全角落躲避;
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上去!
千万不要跳楼!


在复杂高大的建筑物怎样避震

  • 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物料堆放处。
  • 要躲开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


在学校怎样避震

http://www.dizhen.ac.cn/uw/dizhen/images/main/tp/0018.gif
  •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的指挥下向教室外面转移;
  •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野外和海边怎样避震

http://www.dizhen.ac.cn/uw/dizhen/images/main/tp/0019.gif  在野外:要避开山脚、陡崖和陡峭的山坡,以防山崩、泥石流滑坡等;

  在海边:要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地方转移,以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保护好头部;http://www.dizhen.ac.cn/uw/dizhen/images/main/tp/0020.gif
  • 千万不要慌乱拥向出口,避开人流的拥挤,避免被挤到墙或栅栏处;
  • 在商场、书店、展览饱、地铁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远离玻璃橱窗、柜台或其他危险物品旁边;
  •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要抓牢扶手,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特殊情况下的求生要点

http://www.dizhen.ac.cn/uw/dizhen/images/main/tp/0021.gif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