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东文化中心
水东文化中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04
  • 关注人气: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人凤与南明开州州衙

(2016-10-15 12:52:35)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文史文章

何人凤与南明开州州衙

何先龙

快下寨位于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族村寨,因为南明时何人凤1650年在寨中建立开州州衙办公,凡到州衙办事拜访的官员,到衙门前圩子处必须文官快快下轿,武官快快下马而得名快下并一直沿用至今。何人凤所建南明开州州衙,不仅是贵阳地区唯一仅存的古代官衙遗址,而且是中国现存罕见的州衙遗址之一;由于是扩建私宅而成,因此又号称中国唯一仅存的私家官衙遗址。

一、何人凤其人

根据《贵阳府志》和《何人凤墓志铭》等载,何人凤(1628-1677),字羽侯,祖籍南直隶凤阳府(今属安徽),贵阳人,其祖何图呈、父何兆柳都是举人。何兆柳,字星如,崇祯庚午科(1630)举人,能文能武,曾任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1642年在贵阳家中无辜遭贵州总兵陶洪谟陷害,除何人凤只身逃到快下避难外,全家遇害并抄没家产。何人凤自幼受家学熏陶,1648年(永历二年)受永历帝之命任监纪(监军),参加贵州总兵皮熊从四川遵义总兵王祥手中夺回贵阳有功升任游击,1650年任开州知州(从五品)。何人凤任知州时,开州城由于1644年被布依族起义军攻破,城墙、官衙等荡然无存,根本无法赴任,于是他上疏永历帝请求在快下扩建私宅作临时州衙,永历帝当时正在广西受到清军和农民起义军的夹击,自身难保,明知何人凤建私衙违反封建礼制,但为了争取贵州地方势力的支持,还是同意何人凤按规制扩建私宅为州衙。元明清时期,官衙分为两种,即由官府严格按规制修建的流官衙门和土官自行修建的土司衙门,土司在自己辖地世袭统治,故土司衙署都是私家衙门,而流官由中央吏部统一任免,按照明清礼制必须到省外任职,因此流官是绝不允许建私家官衙的。快下开州州衙是明末清初特殊历史背景的产物。

二、何人凤建快下州衙

快下州衙是明末清初(1644-1661)贵州特殊历史背景的产物。1644年明朝灭亡后,朱氏皇族子孙逃到南方,先后建立宏光、隆武、邵武和永历政权,与清初的顺治朝廷相抗衡,史称南明。开阳明代以前是水东宋氏土司辖地,1630年改土归流设置开州,1644年布依族起义时攻毁开州城并毁掉了州衙和寺庙等大部分建筑。明朝灭亡后10多年间,南明和清朝都对贵州一带根本无法实施有效统治。永历帝得到何人凤要求扩建私宅作州衙的奏疏后,立即下旨批准。何人凤于是在1650-1653年利用收取的开州朱砂税等赋税,加上自己的积蓄和官俸等,把快下私宅扩建成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州衙建筑,包括三个朝门(州衙头门、辕门和仪门)、照壁(州衙甬壁)、大堂五间(即州衙正堂)和左右厢房各三间(即州衙科房)、二堂五间(州衙议事厅等)和左右厢房各三间(即州衙花厅和签押房)、住房五间(即知州住室等)和左右厢房各三间(即州衙左右翼房)和两个圩子(拴马庄)等建筑,并在扩建的州衙内办公,直到康熙元年(1662)清朝派往开州的首任知州徐昌上任,故何人凤私宅作为开州州衙前后近十年。嘉庆《何氏族谱·何人凤传》称其周(吴三桂大周)丁巳年(康熙十六年,1677于八月在署身故即指死于州衙,而当地人则称何人凤故宅为衙门。何人凤建好州衙不久,大西军孙可望即进入贵州,随后清军也分三路进攻贵州。1653年,清朝以大学士洪承畴经略湖广、广西、广东、云南、贵州,1658年洪承畴率大军进驻贵阳。《贵阳府志·何兆柳传》云:“人凤讼其冤,经略洪承畴为之奏闻,得旨意,还其家赀。《何氏族谱》则说“还其家产印信”。据此,1659年初,何人凤带上南明所赐州印等到贵阳交给洪承畴以示归顺,并申诉自家所受冤屈,由于其父何兆柳在洪承畴任蓟总督时任过蓟辽监军,故洪承畴为何人凤转奏顺治,得旨发回家资,并将开州州印也发还给他,命他暂代开州知州。顺治十八年(1661),清朝彻底灭掉南明后,基本统一了南方各地,顺治即命江西东乡贡生徐昌任开州知州,徐昌一上任同样面临开州城内没有衙署办公的难题,于是他到快下与何人凤办理交接后也暂在快下州衙临时办公,直到康熙元年(1662),徐昌上奏要求拨官银修复州衙未果,带头捐俸银并发动富绅捐资陆续修复开州官衙后,清朝在开州的统治秩序才逐步恢复。何人凤由于出自书香门第,与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中蕃等过从甚密,并结为通家之好,其五子何子溶、六子何子泓就分别娶吴中蕃之女为妻,次女也嫁给吴中蕃长子。康熙元年吴中蕃应何人凤之邀到永兴场(今双流镇)参加永兴场重新开场典礼时曾到快下州衙拜望何人凤,并在回贵阳过光斗河时写下著名的《壬寅过光斗河》诗,诗前小序说河尽淘沙,终岁作赤黄色,诗中有云浕水一石泥数斗,此溪竟欲两黄河。问君何为浊乃尔,云是上流采砂之余波。淘砂之户砂为命,积雪层冰没双胫……研朱煮汞各因材,半入私囊并公府。上官雅读鸿烈文,炼就丹砂千百斤。愿得黄金同土价,不愿将家入白云。吴中蕃在大家普遍高歌开阳白马一带朱砂开采的丰功伟绩时,从采砂人痛苦经历的独特角度深刻揭露了朱砂经济繁荣的本质是由众多采砂工人的血汗凝结而成的,而采砂收入是半入官员和朱砂矿主的私囊并入公府,采砂工人则是以血汗甚至生命换取朱砂经济的繁荣。此诗也有规劝何人凤之意,故此后何人凤就闲居快下私宅(衙署)内教育子弟,不再外出活动。壬寅正是康熙元年1662)。

快下开州衙门经过350多年风雨和战乱,现大堂、二堂和知州住房基址仍基本保存完整,并存天井和州衙圩子一个,知州住房基址上重建的清代民居五间也基本保存完整,民居明间(堂屋)外墙壁上还有1938年训练壮丁时所书写的“抗战到底”等标语数条。快下南明开州州衙遗址不仅对研究贵州明清衙门规制和南明贵州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研究中国古代州衙制度也很有参考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