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2013-12-23 18:31:02)
标签:

美国

华盛顿

白宫

国会

服务

分类: 美国印象

华盛顿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城市之一。尽管在WASHINGTON期间遇到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几天,给旅行打了很大折扣。

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第三个首都,规划得非常科学。这座城市是1791年由法国的军事工程师P.C.朗方设计的,他根据华盛顿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向、方位朝向等条件,选定琴金斯山高地(高出波托马克河30米左右)作为中心,建设国会大厦,一条通向波托马克河滨的大道作为主轴线;以国会和白宫两点向四面八方布置放射形道路,通往各个广场、纪念碑纪念堂等重要公共建筑物,并结合林荫绿地,构成放射形和方格形相结合的道路系统。她卓有远见地规定了市中心区周围的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国会大厦的高度(33.5米)。所以,站在城市各个地方的大道上,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到国会山,并且脚下的大路正对着圆形的国会大厦,“条条大路通国会”。   

华盛顿的定位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她不布置大型工业项目,全城人均绿地面积超过40平方米,所以整个城市绿树成荫,清洁宜人。蛛网状的城市,有两个圈,十分钟步行圈和二十分钟步行圈。主要的政府机构和博物馆基本都在十分钟步行圈内,非常方便。在这里,所有的政府部门,包括白宫都对外开放;所有的博物馆任由游客免费参观。

你能想象得出:当年的执政者们选择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满怀激情地建设他们的新首都,尽情描绘他们的治国理想。所以,华盛顿是一个最能体现美国精神和美国理想的地方。

 

各个角度看国会大厦: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内部:漂亮的圆顶

 

美国印象(三)华盛顿(1)         国会大厦内部: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国会把接待参观者作为一项职责内的工作,身着鲜红色套装的工作人员非常职业地接待各种肤色的游客。20人左右组成一个团,游客们都佩戴着专门的耳机,调试到自己导游的频道,跟着导游在里面穿梭。所以尽管里面人很多,却很安静,秩序井然。

要参观国会大厦,要提前打听好每天几点开放(网上的预约不起作用,网上的开放时间也经常会变),然后排1个多小时的队才能进入内部。国会大厦内部分为几个区域,有些是完全对外开放的;有些是需要预约才能进入的,比如参众两院的会议厅。一问才知道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入大厅参观议员们如何开会。我们没有预约,不过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外国人有优先权,在游客中心领个小卡,直接排队就可以。经过另一道更加严格的安检,并且把所有电子设备都存在管理处,我们几乎空着手进入了会议厅。议员们在讨论一个教育问题,不同方面的代表轮流发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严肃的研究大事的场合,居然有俩小朋友堂而皇之坐在席间。
    政府部门这样的开放程度是我没有想象到的,他们对待外国人的开放态度,让你不得不服:美国人在宣传上比我们高明多了,这样化于无形的宣传比多少文字报道都有效。

这一天,美国给我的印象是:开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年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