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元春评论史 之 意义研究

(2014-05-02 19:14:34)
标签:

红楼梦

贾元春

十二钗

评论史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红楼梦》人物分析

贾元春在《红楼梦》中只出场一次,曹雪芹对她的描写重点落在了一个字上——哭。据统计,元春省亲的当晚,一共哭了六次。可以说哭的频率远远超出了林黛玉。周思源先生认为,从这个角度设计并刻画仅一次出场的贾元春,是曹雪芹的匠心独具。

 李传龙先生认为,贾元春的六次哭泣完全展示了她的真情。第一次哭是因为见到亲人悲喜交加;第二次哭是想到这次相聚又会长时间的分离,又会回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第三次哭是见到内亲女眷而感动;第四次哭是因为和父亲的对话,想到富贵已极,可是骨肉分离;第五次哭是见到自己最疼爱的亲弟弟;第六次哭是不得不离家回宫。“以上,作者从六个不同层次描写了元春的哭,不但不使人感到重复,而且显得各有特色。但这六次哭,也有一个共同之点,那就是写出了元春省亲过程中的真情。”32

    对于曹雪芹塑造元春所使用的方法,陶剑平先生为之取名叫“皴染”。陶先生说曹雪芹“主要的是运用画家皴染的笔法,间以少量的细腻的细节描写而刻画元春的。其皴染则淡墨点苔,滃染烘托,描写则大处着眼,细入豪芒,浓淡相间,疏密有致,圆满地完成了元春这一特定形象的塑造任务。”33

关于贾元春的意义,研究者们的观点主要有这样两种:

    第一,对宫廷生活的否定和对妃嫔制度扼杀人性的批判。张锦池先生说:“《红楼梦》从总体上否定了元春的生活道路和政治态度,而这种否定包含着曹雪芹对皇权的十分不尊重。”34周思源先生也认为,作为皇妃的元春,她是以牺牲人的本性需求为代价来保全家族,这是一种对封建皇权的讥讽。“元春将大观园赐予众弟妹享用,正体现了作者‘享受’为上,蔑视礼法的进步思想,为元春形象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35

第二,贾元春在《红楼梦》中充当着“保护伞”的作用。这种“保护”不仅仅是针对贾府,而且还是大观园中那些鲜活生命的实际保护者。贾元春也是唯一一个向贾府的当权派提出奉劝和忠告的女性。她既是贾府中地位最高的一位,同时还是贾宝玉的启蒙教师,她和这个亲弟弟形同母子,李劼先生说,这种形象颇为类似西方世界中的教母。“贾元春形象的这一切特征表明,她的来历不同寻常,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几乎就是女娲这一女神在尘世的现身形象。她以贵妃的身份一方面给顽石投胎的家族带来世俗的荣耀,一方面给投胎后的顽石提供特殊的教养,提供使之完成情爱历险的女儿世界大观园。”36

 

32)李传龙 《曹雪芹美学思想》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西安 1987年 P306307

33)陶剑平 《论元春》 原载于 《红楼梦学刊》1986年 2

34张锦池 《红楼十二论》 百花文艺出版社 天津  1982年  P300—301

(35)周思源 《红楼梦创作方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 1998年 P181—182

(36)李劼 《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 知识出版社 北京 1995年 P164—166

 

  此文摘录:马经义著 《红楼十二钗评论史略》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年版

贾元春评论史 <wbr>之 <wbr>意义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