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经义
马经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4,898
  • 关注人气:1,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家给我的红学启示

(2012-10-08 00:32:44)
标签:

安鸿志

红学

马经义

骂雍正

文化

分类: 红学论著概略

数学家给我的红学启示

 

数学家给我的红学启示

我曾经说,一部《红楼梦》聚集起来的不仅仅是红学家,有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还有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建筑学家、美食学家、医学家、军事学家。罗列这么一长串头衔,人家都笑话我故弄玄虚,拉着专家傍着大碗,往自己脸上贴金。当然不是,纯属误会!就算贴金那也是往曹公脸上贴,还轮不到我。不过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不同门类的专家学者把自己领域的专业专攻融会贯通于红学研究,可以想象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除了以上那么多厉害的专家们,如今还要加上一位数学家—— 安鸿志先生。

 

“隔行如隔山”用这句话可以巧妙地遮盖我的孤陋寡闻,因为之前我并不知道安鸿志先生是何方圣神。今年9月中旬,收到安先生的博客留言与邮件才“百度”此人,让我瞠目结舌,一位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著名数学家竟然也在研究红学,而且还出版了专著《随缘话红楼:细说玄机骂雍正》。

 

和安鸿志先生几次邮件往来之后,深感老先生为人谦虚且治学严谨,完全符合我心中对数学家的想象。后来又收到安先生亲自邮递来的大作,高兴万分!因为忙于教学,安先生的大作一直来不及细看。这次进京便特意带上了安先生的书,在火车上便一口气读完,说“受益颇多”似乎太老套,然而一位数学家给的红学启示让我感到十分新鲜。

 

“细说玄机骂雍正”仅从书名上看,可能会误以为安先生陷入了“索隐派”的纷争。细细读来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而且通过安先生的解读,还改变了我对“索隐”的态度。

安鸿志先生是数学家,又以研究概率统计为职业,所以在他的红学书中,至始至终都围绕“概率”这根弦在量化某一观点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安先生说:

“在红学领域里,由于缺少定论性材料,许多考证和索隐结论,都是以可能性存在的,而不是最终结果。既然如此,就应当论及可能性的大小;如果能够量化其大小时,在所获得的多种结论中,就应当比较他们的可能性孰大孰小,并找出哪一个的可能性是最大的。”(《随缘话红楼:细说玄机骂雍正》第5页)

先生的这种理解正是当下很多索隐学者欠缺的。因为当他们索隐出某一观点时,都会认为这观点就是结论,原本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在一厢情愿的坚持下就忽忽悠悠变成了百分之百。

安鸿志先生对待考证和索隐的这份态度是科学的,虽然早在陈维昭先生撰写的《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一书中就有了类似的表述,但是从一位数学家的笔尖下给你清清楚楚的“计算”出来,似乎更能让我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所以在这数学的视野下,红楼索隐完全可以理解为一个“概率大小”的问题,而非真正的“揭秘”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