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血战“文化三国”(一)

(2010-09-30 11:11:34)
标签:

三国

文化

比较

马经义

杂谈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血战“文化三国”(一) 

“三国时期”是幸运的,因为《三国演义》的成名而被世人牢牢地记住,从此换来了永不磨灭的生命力。天下三分——魏、蜀、吴,我们品评它总是从政治、军事为出发点,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从文化的层面来一个全方位的“比拼”,恐怕别是一番情趣与意味。

 

三足鼎立,其中文化功底最弱的恐怕就是东吴了。东吴最大的特点就是“帅”。这是一帮由超级帅哥组成的军事集团,一个个年轻气盛,英姿飒爽,在孙权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美男“意气组合”。当年东吴的一号帅哥周瑜,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睿智,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稳固了他“首席美男”的地位。此时的周瑜才年仅“而立”。吕蒙、陆逊虽然相貌排不上“首席”,那也是帅得一塌糊涂。更重要的是,同样在“而立”之年,陆逊指挥夷陵之战打得蜀军屁滚尿流,陆逊也从此帅得扑天盖地了。

 

所以在东吴这样的美男军事集团,相互间比拼的是在战火硝烟中的帅气形象。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彰显男儿本色,这才是他们追求的根本,他们不屑于诗文的柔美,而热衷于沙场秋点兵的豪情壮志;他们不屑于姹紫嫣红开遍的意境,而寄情于硝烟烈焰中的挥斥方遒。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有了政治,有了军事,却少了文化。

所以从文化的层面,东吴只能是“小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