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学符号系统与道教的关系

(2009-10-30 07:04:22)
标签:

易经

道教

哲学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在道教的发展史上,也有多个流派出现。其中以“外丹派”、“内丹派”、“符禄派”为主。

   “外丹派”是通过寻找、提炼“仙丹”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因为炼丹需要在鼎器里完成,所以这派又称“丹鼎派”。是否能练成仙丹,这个还在其次,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外丹派的昌盛曾一度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化学的发展。例如东汉末年,魏伯阳就专门写了一部书——《周易参同契》,这本书就是专门讲炼丹的,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其实它就是一本融合中医学和生物化学的书。单从书名上看,就和《易经》密切相关。从书中内容来看,他提出炼丹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选择药物,决定配方;第二是掌握火候。前者就是中医药学,后者强调火候的调节,必须遵循阴阳二气消长的法则,其实这吸取的就是汉代流行的“卦气”说。所谓“卦气”说,就是描绘一年四季阴阳消长的关系,从春天到夏天就是阳爻增加的过程,这个时间段炼丹就需要用大火,秋天到冬天是阴爻增长的过程这个阶段就需要用文火。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士们就坚信“金丹”能让人长生不老,葛洪在《抱朴子》这本书中也大讲炼丹之术,但是他们练就出炉的“仙丹”似乎从来没有让谁长生不老过,相反使多人丧命。雍正皇帝暴卒身亡据说就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在通过大量实验之后,他们发现在世间寻找、练就仙丹的想法,似乎不切实际,于是就把追求“长生不老”的视野收回到了自己的身体内部。通过提升内心的修养,道德的完善来融合精气神,从而练就“纯阳之体”,这就是“内丹派”。这一派系在宋代有很大的发展,它还不断吸取儒家、佛家和道家本身的修身方法来练“精”化“神”。

 

    “内丹派”同样注重《周易参同契》,但是对它的理解和阐释却和“外丹派”有所不同。例如《周易参同契》中说的“乾坤鼎器”,外丹派认为是一种炼丹的器皿,而内丹派却认为这是指“人体自身”,人体就是一个八卦炉,通过自身“八卦炉”的锻炼,自身就会练就一个“内丹”。从而达到金身不坏,长生不老。

外丹派在炼丹的时候,需要铅汞这些矿物和化学原料。但是内丹派认为,这些都是比喻,而不是事物,它强调的是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气的运行——坎离相交,心肾融汇。

 

    我们在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时候,白娘子给人治病,就要从自己肚子里吐出一个丹来,这就是所谓的“内丹”。

   “符禄派”是研究道教的一套特有的“符号”学问,用来驱邪避灾的。就是这套“符号系统”与《易》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进入道观的时候,会看到很多经幡,上面有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符号”,这些符号就被称为“符禄”,它是根据八卦符号变通而来的。其实无论是内丹派还是外丹派在修炼的时候就要根据六十四卦的卦性来规范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