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红楼梦》中看儒家的“文化基因”(二)

(2009-07-29 00:12:02)
标签:

红楼梦

红学

儒家

文化基因

研究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仁爱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忠恕之道”。《论语.里仁》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子曰:“参乎!吾道一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说: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你知道吗?我做人、做事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曾参心领神会地说,我知道!后来孔子出去了,其他的师兄弟们就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说:“老师做人做事的理念就两个字——忠恕”。

 

什么是忠恕?用儒家的原话来解释,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忠恕”做过精辟的解释,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换句话说,尽自己的心就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己他人就是恕。所以才有了“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的概念。

 

对于“忠恕”,我们用可行性的方式来描述——忠诚于自己的心灵,善待你能善待的一切。这就是最最简单的忠恕。拍拍胸脯,问问内心,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评判是非的尺码是什么?良知又藏在何方?对于人际交往,我们将心比心了吗?换位思考了吗?回答好这些问题,你就做到了“忠恕”,这些标准高吗?似乎举手可行,但是真正将“忠恕”一以贯之的人又有多少呢?

 

忠恕之道的儒家思想在《红楼梦》中是如何显现的呢? 其实在贾宝玉身上,承袭着很多儒家的文化基因。例如先前所讲的“亲亲之爱”,而“忠恕之道”尤为突出。在贾府中,贾宝玉最善待仆人,少有贵族公子式的傲慢与苛责,以至于很多婆子背后闲话他说:连一点刚性儿都没有。第十九回,他房中的丫鬟们随意玩笑,赶围棋,掷骰摸牌玩乐,嗑来一地的瓜子皮,李嬷嬷都看不过去了。这些下人们为何如此大胆,因为丫头们都知道宝玉不讲究这些,所以如此。“不讲究”不是因为贾宝玉不爱干净、整洁,是因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高下之分,皆是父母所生所养,善待她们就是忠于了自己的内心。

 

对待自己的兄弟侄儿,贾宝玉仍然如此。贾府的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因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有“长兄如父”的观念,兄长要做兄弟们的表率。《红楼梦》第二十回,贾环在薛宝钗房里和莺儿等丫头赶棋作耍,因为输来钱急了,便哭闹起来。刚好贾宝玉走来,贾环便不敢作声了。宝玉见了这般情景,问是怎么了,明白后,心平气和地让贾环到别处玩去,并没有伤刺责罚他。因为贾宝玉心里存着一个想法:

 

兄弟们一并都有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饶这样还有人背后谈论,还禁得辖治他了。

从这些心理描写中,我们便可以看到什么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