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篇“甲骨文”
(2009-06-25 12:47:08)
标签:
高考作文甲骨文小黄马经义感悟教育 |
分类: 生活杂文集 |
那一篇“甲骨文”
今年高考,一篇用古文字写成的作文,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今天,我在报纸上详细地了解了此事,颇有感触……
能用甲骨文、金文、大篆等字体,在短短的30分钟内,写就一篇800余字的文章,这“功力”没有十层,也有八层。后来经过阅卷组专家们的讨论,最后给了“8分”。这篇文章的作者小黄因此也就和重点大学无缘了。至于有没有学校特招,教育界怎么舆论,学者们怎么探讨,也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充当一下报纸的黑体刊头而已,所以我对这些言论也不感兴趣。
我为什么心有感触,不是因为这孩子的“标新立异”“一鸣惊人”。在当下的社会,“标新”早已俗套,“惊人”已被泛化。还有什么新的途径能让人在第一时间聚集“眼光”呢?
小黄对古文字,是真心的喜爱,可能这也算是他和古文字的“宿缘”吧。高考前,天气闷热,小黄说:
“感觉浮躁,我就看看甲骨文,一会儿就沉入我的世界了”。
这句朴实的言语,勾勒出的却是一种人生的一种境界。在灯红酒绿,热闹得不计成本的年代,我们的内心总是随着摇滚音乐摆动,在闪烁的霓虹灯下飘忽不定,当我们尽兴之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自己的房间,剩下的只是耳鸣式的喧嚣和无边无际的空虚,“浮躁”又幽灵般的闪现出来了……
我们除了用震耳欲聋的“嘈杂”来镇压“浮躁”,用刺眼的“闪灯”来驱赶“无聊”,我们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一个小小的高中生,用他稚嫩的手指,遥指了一个方向——书。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小黄能在甲骨文中找到宁静,能在古文字中感受“我的世界”,这已经学有所值了。
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用古文字写作文,这一举动真够大胆的。小黄说:
“假如我有机会去做,却不这样做,我会后悔一辈子,人生就是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在于敢闯,敢有所为,只要自己心里无憾就好了……”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对于这两者的评判是因人而异的,也许你会觉得小黄太过稚嫩,因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我所“感触”的,正是这一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果断。“勇敢的心”往往会随着人生的阅历而逐渐消减,“抉择”也会因为理智与严谨而受到牵绊。
在“小黄”身上,似乎又看见了当年的“小马”,如果没有十年前那篇尚显稚嫩的“梦幻结构”,如果没有十年前的“奇思妙想”,如果没有十年前的“挑战权威”,如果没有十年前的“童言无忌”,如今的我,又该身往何处?思往何兮?
“匹夫之勇”未必就是坏事,“深谋远虑”未必就是英明,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人生,是享受不到生命的洒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