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死”

(2009-06-07 00:07:22)
标签:

红楼梦

红学

死亡

感受

马经义

散文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红楼梦》中的“死”

 “生与死”的探讨,在我们主流文化中,其实是很避讳的。当年孔子的学生问他,何为死?夫子回答:“未知生,焉知死?”,言外之意,“生”还没有弄明白呢,去研究什么“死”?所以儒家从来不讲究“怪力乱神”“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儒家文化的“务实”精神。

 

但无论如何,也不管你论与不论,谈与不谈,曾经随着一声啼哭,你来到了这个世间,将来也会伴着亲人们的哭泣声送你离开这个世界。“生”与“死”,谁是起点?谁是终点?似乎辨识不清。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似乎无人知晓。生命到底是从时间的长河之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还是自然赋予万物的一段感知?可能像这样的终极追问,如果不根据具体的生命个体去做出诠释的话,恐怕它永远都是一个伪问题。

 

死亡,在我们心中永远都是恐怖的词汇。但是这种恐怖源于何处,未必每个人都去深究过。可能是对死亡的“无可知性”感到害怕,可能是对现实的不忍舍弃和有所留恋,也可能是现实中的死亡都与“痛苦”和“血腥”紧紧相连……

 

我曾经和朋友们开玩笑说,《红楼梦》中的“死”法,千奇百怪,完全就是一本“死亡秘籍”。

秦可卿悬梁自缢,一匹白绫,清洁无染,让自己飘逸在红尘之外,是要还自己一个“干净”吗?

金钏投井而死,水的圣洁,水的轻柔,让她的冤屈一洗无余了!

尤三姐拔剑自刎,喷洒在空中的热血,撼天动地,像盛开的红莲,载着她的香魂回归离恨天外!

司棋撞墙而亡,轰轰烈烈,地动山摇,飞溅出来的血液,像一个个子弹划破黑暗的时空,伴随着一声巨响,震耳欲聋!

尤二姐吞金自尽,她用自己的身体融化了世俗的金银,控诉着世间的人情冷乱,笑里藏刀!

贾敬服丹“升天”,虽然顽愚不化,但是只有通过吞食仙丹,来永别熙熙攘攘的凡尘!

 

《红楼梦》中这么多的死法,你看见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曹雪芹笔下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回归”。书中所有的女孩子都是从天而降的神仙,“生”,不过是一段“历劫”的过程,最后回归太虚幻境,才是她们永恒的归宿。所以对于《红楼梦》中的种种死亡,我都不掉一滴眼泪,不是无情,而是喜悦,因为我心中早有了她们回归太虚,脱离喧嚣的定位。

 

《红楼梦》中的“死”,除去让我看到“回归”以外,还让我感受到了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就在拔剑的那一瞬间,撞击的那一刹那,悬空的那一顷刻,它奔腾着,怒吼着,要冲破今生的是是非非,坎坷哀怨,向着“重生”而起伏跌宕,勇往直前。这份“新生”的力量不是死亡的恐惧能够阻挡得了的,相反“新生”的万丈光芒,早已让恐惧烟消云散,死亡在“阳光”的普照下也显现出如归般的温暖。

 

生与死,死与生!在《红楼梦》中无须去追问谁是起点,谁是终点,它就是一段脚踏实地的行程。我们不必为了“生”而去找“死”,也不必为了“死”而去求“生”。只要在生与死之间,有一种希望,有一份祥和,有一段安定,有一份不悔、不惧、不卑、不亢就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