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话“宇宙的生成”

(2009-03-23 00:13:02)
标签:

哲学

宇宙

生成

研究

马经义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我记得读大学的时候,看见某位同学处于低头不语或者一言不发的状态,总会开玩笑说:“你又在思考宇宙与人生?”

在单纯的年代,“宇宙”与“人生”,都是我们用来相互调侃的词语。进入社会之后,对于“人生”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体验,酸、甜、苦、辣、麻各有所感……对于“宇宙”恐怕很少有谁去思考,就算真的思考了,别人也要说你是疯子。

我不知道,这段时间,是不是疯了,开始关注宇宙的生成,当然还是文化哲学层面的关注,至于自然层面的,我也没有那个能耐……

宇宙从何而来?它是如何生成的?中外哲学史上说法不一,在众多的学说观点中,我们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是“派生”,二是“化生”。

首先,我们需要来解释这两个名词。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的一个难题——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换句话说,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我曾经也思考过这个“无聊”的问题,如果按照“进化论”的思维来分析,肯定是先有鸡,后有鸡蛋。原因很简单,鸡是别的动物进化而来的。我们举这个例子,并非是要在此讨论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要来化解“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哲学思维。

“鸡生蛋”和“蛋生鸡”,其目的的表现形式都是“生”,但生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鸡生蛋”,是鸡生了蛋之后,就从一个物体变成了两个物体。这时的鸡还是以前的鸡,而蛋自是蛋,各自独立存在。从体积上来看,鸡大,蛋小。换句话说,鸡生蛋,是从大的物体里面再生出一个小物体来。所以“鸡生蛋”就是“派生”。

“蛋生鸡”与“鸡生蛋”就刚好相反,蛋孵化为鸡之后,原来的蛋就不存在了,蛋变成了鸡,这就是“化生”,是由一个物体的物质形态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形态。

在哲学史上,“派生”和“化生”便成了宇宙生成的两种观点。例如中国哲学史上,鼎鼎有名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派生”。在《三五历记》中记载的:“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这就是“化生”。

至此,你可能觉得好无聊的话题,我也就打住,睡觉去……

不过你可以继续思考一下,“人生”是“派生”还是“化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