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佚学的目的与意义

(2009-02-10 15:17:25)
标签:

红学

探佚

红楼梦

红学概论

马经义

梳理

研究

文化

分类: 中国红学概论

    探佚学的目的,其实在回答“什么是探佚学”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周汝昌先生认为“探佚”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已被锢蔽、歪曲的《红楼梦》“显示真形”,所以追求“真”,还原“真”便是探佚学所持的核心思想。要达到还原“真”、“显示真形”的目的,就必须探讨曹雪芹完整的艺术构思;勾勒出八十回后的基本轮廓;挖掘脂砚斋评语的思想内涵;从新认识《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美学观以及曹雪芹的内心世界与传奇的家世生平。可以说这些就是“探佚”最终“目的”的根本任务所在。

 

    对于《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探佚,并不能与续书创作画上等号,因为“探佚”只在于寻找原著佚稿的“筋与骨”,而不会为“筋与骨”添上“血与肉”。换句话说,“探佚”只在于寻找被“迷失”了的人物的最终结局,而不会在乎人物走向“结局”的过程。

 

    丁维忠先生在《红楼探佚》一书中说道:

    探佚的目的,也不是复现原著的全部原貌,而是尽可能地达到与原著的某种接近度。探佚的价值,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于原著,即在于它的接近度和启示性。它不可能回答佚稿的所有问题(刨根问底),而只是尽可能精确地提供某些“点”,尽可能完整地连成“线”,至于它的“面”或“圆”,要靠读者在想象中完成。

    探佚学所构建的这种寻求人物结局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探佚研究都具有较强的“推测性”、“侦探性”、“启发性”、“参与性”、“考证性”、“历史性”、“故事性”、“文学性”从而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强烈的“可读性”。这就是“探佚学观点”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相互传论的根源所在。所以探佚学除了以“显示真形”的根本目的牵动读者以外,还以“唯美的文采”、“巧妙的推测”、“对读者思维的调动”、“石破天惊的结局构思”而打动亿万红楼爱好者。

     有了探佚学的目的,其意义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一:排除程高伪续对读者的蒙蔽。

     第二:尽可能恢复《红楼梦》全璧的真面目。

     第三:为研究者、读者从新解析曹雪芹原著的原生形态。

     第四:为后人续作《红楼梦》,以及影视、戏曲等文艺创作提供新题材与文本“大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