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难,出书更难,靠书出名难上加难!”其实这种句式、这种语言并不新颖,因为像“……难……更难……难上加难”的句式早已被用成了俗套,为什么我还要用呢,因为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
“写书难”我想稍有文化的人都知道,著书立说者都非等闲之辈。古往今来,真正“立言”者,哪个不是“我注六经”,更火鸡灯,青丝白发。像帅哥变老头儿,美女变太婆的例子层出不穷,数不胜数!你说写书难不难?
但是,和出版一本书相比,写书就显得太容易了!我的导师曾经对我们说:一个人要是在一个领域用心十年,虽称不上学术泰斗,但绝对是一个专家了……对于这句话,我有同感,只要用心,十年内在一个领域构建一套知识体系,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与想法,绝非痴人说梦。什么叫“著书立说”,不外乎是选择一个领域,用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阐释出最新的见解与认识。对于一个用心十年的人来说,难吗?——应该不难!但是当你把自己的“见解与认识”化为文字,送到出版社时,你就会知道,对于你的“见解与认识”别人根本不屑一顾。在出版社门前,你会长叹“天生我才有何用?”,你的“见解与认识”此时显得那么的弱不禁风,苍凉而无助……
好心的出版社工作人员可能会拍拍你的肩膀道:“小伙子,继续努力,别老写学术性的东西,这没有市场,出版社也得为自己利益考虑不是?快把你那篇《红楼梦与老庄哲学》改成《红楼梦与婚外情》”。愤怒与寒心之后,你也许会茅舍顿开,原来一切得向“钱”看,如今不是媚雅的时代而是媚俗的时代了……
好说,歹好,找关系,通“后门”,请客吃饭,登门送礼,鞍前马后……书总算出了……你说出书难不难?——难!快别高兴,这才起步呢!
写书干嘛呢?“立说”啊!
立说干嘛呢?“教化天下”,让读者知道有这个“说”法啊!
对了!要让读者都知道,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换句话说,你要出名啊!当然了,不是说为了出名而写书,而是为了推广书,传播“说”,你还得非出名不可。
我们提倡“淡泊名利”,其实这种提倡是不合理的,因为在中国主流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芸芸众生的理想与追求,“建功立业”“立德”“立言”能和“名利”脱离关系吗?就算你淡泊名利,当你真正“治国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之时,名与利接踵而至,甩都甩不掉……
要“靠书出名”几乎痴人说梦……写书难,但是自己可以发愤图强;出书更难,但是你可以找关系通人情啊。再者如果真是一本好书,有眼光的编辑还是会看到其中的价值的。靠书出名难上加难,因为种种因素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总不可能为了出名请读者吃饭啊,就算请那也有限度,一个两个可以,千个万个咋办,倾家荡产?砸锅买铁?就算你这样做了也未必够用……
“靠书出名”的关键,是要有人看你写的书!问题来了,这年月谁还看书啊,麻烦!听讲座还打瞌睡呢!
青年人——写情书,谈恋爱,上网打游戏还来不及呢,哪有那闲功夫看书啊!中年人——上有老,小有小,个别还外带情妇,在外为养家糊口,为事业奔波,到家早已筋疲力尽了,有看书的心,也没有看书的力了……老年人——风烛残年,曾经养了儿子,如今还要带孙子。忙碌了一生,早已没有寻求名利之心了,看书何用呢?
老、中、青都没有看书的时间和理由,书写出来给谁看?靠书出名——天方夜谭。
那这书还写吗?写啊!
写出来干嘛呢?孤芳自赏,聊以自慰啊!
人活着不就是图个充实嘛,图个内心的安稳嘛。写书的学者、专家,你们都别泄气,继续努力,你我百年之后,保不定后代儿孙在哪个犄角旮旯里找到我们的书,一翻!嘿,还有这好东西。饭饱酒足之余,兴许瞅瞅……那个时候不就出名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