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信仰(二)

(2007-12-26 19:51:41)
标签:

马经义谈信仰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辨析
    中国人的基本信仰有三:儒家信仰、道家信仰、释家信仰。这三种“信仰”的含义是:中国人,人生在世的基本方式和样态。在这三大信仰中,儒家信仰最为普遍,不仅是绝大多数士人的基本信仰,而且也是一般老百姓的基本信仰。

    儒家信仰是一种什么样的信仰呢?

    显然不是宗教信仰,而是一种世俗信仰。儒家不讲“怪力乱神”,对“死”不感兴趣,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儒家关注的是“人道”,并且只集中在现实人生上。从一个侧面来说这也是儒家信仰最务实的一种表现。

    在儒家看来,人生有两大内容或方面:“内圣”和“外王”。“内圣”是道德的自我完成,“外王”是事功的完成,也可以说是内圣的外在表现。道德的完成最终亦要通过事功来完成。单从“外王”看,又有两个基本的内容或方面,一是“齐家”,二是“治国平天下”。落到现实层面,“齐家”的前提是要有家,即家之“立”,而要立家,首先须有财产上的保障,这就要求做经济方面的考虑和安排。“齐家”还意味着有“序”,即家庭内部的结构方式,这就要求做伦理和情感方面的考虑和安排。“治国平天下”则是要走入仕的道路,在辅佐君王、治理百姓的活动中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倘若把这两个内容或方面再加以具体展开,不正好就是《好了歌》中所概括的四项人生追求:“功名”、“金银”、“娇妻”、“儿孙”吗?它们是“内圣外王”的题中之义,是包括儒生在内的中国人取得在世意义的真实内涵和根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