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京和首次深圳演出缘何遇冷?

(2013-10-22 17:36:53)
标签:

郑京和

郑京和深圳亚运会

深圳音乐厅

郑京和深圳遇冷

音乐会票价

文化

分类: 乐评

美籍韩裔小提琴大师郑京和昨晚首次来深演出,本是乐坛盛事,不料票房却极惨淡,在设施一流、可容纳近1800人的深圳音乐厅,上座率不到三成。而演出前两天得到的信息是:只卖出200多张票。这在深圳近年的大师级音乐会中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更与两天前帕尔曼音乐会的爆棚产生强烈反差。

好在郑京和雍容大度,具有音乐大师都有的专业精神和尊众美德。面对寥寥听者,她始终精神饱满,激情演奏,向到场听众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独奏音乐会,并在演出之后安可两曲。场内听众无不为之感动,人数虽少而掌声不小,叫好声也此起彼伏。

场外有售郑京和的CD,虽价格较贵(200/张),购者仍众。笔者也去买了一张,那是她巅峰时期录制的老柴小协。43年前,她正是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此曲(安德烈·普列文指挥),开始了其令世人惊异的流光溢彩的国际演出生涯。

http://s10/mw690/001sLGoXgy6DCOpupsd99&690

那么为何她此次来深却受到市场的冷遇?演出后也有媒体记者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当时试着做如下分析:

一、   普通乐迷对她不够熟悉。郑京和是亚洲最早走向世界的演奏家之一,更是亚洲乐坛的大姐大,比长她几岁的西崎崇子还早进入西方乐坛。日本的美岛丽,中国的唐韵、钱舟及韩国的莎拉张等女小提琴家也只是步其后尘者。但对年轻的深圳听众而言,对她的熟知度远不如对美国的海菲兹、梅纽因、斯特恩,前苏联的奥伊斯特拉赫、柯岗、米尔斯坦,以及曾来深圳演出过的祖克曼、克莱默、帕尔曼、美岛丽、穆特、哈恩等。特别是主要通过视听产品享受音乐的年轻人,他们甚至可能对近年频频上镜的80后莎拉张更了解。而2005年郑京和因左手无名指受伤而离开舞台长达六年,对一位演奏家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很多粉丝可能因此离她而去,转向其他明星。

二、   推广力度不够。对这样的复出大牌明星的首次访深演出,本应加大推广力度,多造舆论声势。可惜我们看到的是,本地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郑京和的宣传推广远不如对同期来深的帕尔曼的报道。

三、      两强相遇,后来者吃亏。此次郑京和的演出与帕尔曼几乎“撞车”,中间仅隔一天。帕尔曼的知名度加上此前的广泛宣传以及演出安排在周六黄金档,导致其音乐会票房大热,售出率高达九成。紧随其后的郑京和在周一演出,间隔如此之近,令人们对同是小提琴独奏会的演出难以消化,热情大减。

四、      票价过高,遭市场抵制。郑京和此次深圳演出的票价与帕尔曼完全一样,稍好的座位都在1000元以上。而论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郑实难与帕比肩。事实上,帕尔曼音乐会的定价之高,已有乐迷抱怨。轮到郑京和,人们便用脚投了市场一票。

总之,郑京和够冤的。笔者本以为,侨居深圳的韩国人会来捧场,这个假设也不幸落空了。近10年来,在深圳常住和暂住的韩国人增加迅猛,应有数万之多。深圳第一个获得“绿卡”(在中国永久居留权)的外国人就是韩国人。深大的外国留学生中,韩国人从2011年起已跃居第二位。华侨城等居住小区更有集中居住的韩国人。但据了解,此次韩国商会虽也做了动员,但结果仅售出一张票。

与之相比,祖宾·梅塔首次率以色列交响乐团来深演出,就有很多居深印度人前来捧场,印度商会的头面人物更积极参与。美岛丽来深圳演出,在深的日本人也积极响应。

  http://s4/mw690/001sLGoXgy6DCNXg0Xp7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