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乐评家们说:有一种明亮的东西萦绕着莫扎特的音乐(Phil Goulding)。昨晚希拉里·哈恩(Hilary
Hahn)在深圳音乐厅演奏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时,将这明亮发扬出灿烂光辉,毫无保留地射向全场听众。
明亮首先来自哈恩的衣着。她穿一袭金色带有中式风格的曳地低胸长裙,款款步入舞台中央,向乐队颔首致意,然后面向听众,清丽典雅,玉树临风。舞台从此成为这位音乐女皇的领地。她手中的琴,也更加色泽神秘,熠熠生辉。但在前奏之后琴声响起时,一切都退居幕后,只剩下明亮的琴声,仿佛夜空中的闪电。
http://s3/middle/4ff19ddbga0919b932a12&690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TITLE="高贵美丽 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
摄影:深圳特区报
齐洁爽(左图),晶报赖犁(右图)
最初的音符极其简单,是A大调主音大三和弦的分解,但由于放在了小提琴最明亮、最美妙、最具歌唱性的发音位置,并且宽广无垠,延绵不绝,音乐的魅力顿时产生。哈恩的琴声就从这里开始,干净、光亮、温暖,高贵,含着热气汩汩流淌。此时,最不懂音乐的人,也会爱上这优美的琴声。我也不由再次感叹,深圳音乐厅似乎是为小提琴度身定造,因为在舞台中央,小提琴的声音是那样绚烂悦耳,当初克莱默、祖克曼来此演奏,也是如此。
哈恩拉琴,一向收放自如,并与乐队频频呼应,身体也随着音乐优雅地律动。这时她无论如何卓尔不群,其实已和乐队融为一体,并在乐队首席兼指挥Stephanie
Gonley的巧妙配合下,实现了莫扎特音乐所特有的自然与和谐。各乐章的华彩段落,特别是那些密集的双音,能否继续保持并突出那份明亮与清澈,是对演奏者的考验。哈恩游刃有余,其揉弦,其运弓,其呼吸,都在营造着美妙的莫扎特式的音乐世界。顺便说一句,哈恩琴弓的分配非常到位,能将饱满明亮的声音长久地延续,以致我觉得她的弓似比一般的小提琴弓长些。http://s1/middle/4ff19ddbga091e5657810&690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TITLE="高贵美丽 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
莫扎特从不为技巧创作,其音乐总是直接来自心灵,很少高难度的炫技段落。唯其如此,演奏者必须更加专注于表现音乐,稍有不慎,露出雕琢痕迹,便已失败。演奏莫扎特作品的难处也在于此。而《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是莫扎特七部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美、最具歌唱性也最讲究音乐性的作品。30多年前,德国美女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正是在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协奏下演奏此曲而一举成名。哈恩此次将其作为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4月8日)和首次华南(包括今晚在广州)演出的惟一曲目,足见她对此曲的热爱与自信。
希拉里·哈恩,两度格莱美音乐大奖获得者,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才女小提琴家,也是继德国的穆特之后,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由小提琴神童成长起来的小提琴天后。对她的到来,深圳乐迷期待已久,昨晚果然不负众望。她加演的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第一乐章,再次显示其演奏此类纯净音乐的功力。昨晚她带来的CD唱片一售而空,大批听众散场后迟迟不愿离开,排队等候其签名,气氛热烈。
http://s8/middle/4ff19ddbga091e2a45837&690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TITLE="高贵美丽 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
选自深圳音乐厅音乐总监徐霞微博
写到这里再不提英国室内乐团,就要遭天遣了。该乐团久负盛名,唱片无数,这次来深,也给听众带来很大惊喜。
乐队28人上场,除弦乐器外,还包括双簧管、单簧管各一及两把圆号。乐队排列颇具个性,除管乐器、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手之外,其余乐手全部站立演奏,黑衣黑裙,气势逼人。从演奏效果看,乐手显然个人技巧高超,且相互配合默契,高度谐和,音色奇美。特别是核心人物史蒂芬妮·冈丽(Stephanie
Gonley),乐队首席兼指挥,也是一位杰出的女小提琴家。
开场曲目是海顿的《e小调第44号“悼念”交响曲》。此曲虽有“悼念”之名,且海顿曾选它作为自己的葬礼音乐,却并不追求哀惋悲伤,远不如贝多芬、柴柯夫斯基、马勒等相关乐章那样低沉灰暗。第三乐章“柔板”,弦乐全部加了弱音器,旋律委婉优美,如蒙蒙细雨,小河微漪。其中一段,第一小提琴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三连音分解和弦伴奏中,浅吟低唱,十分感人。
http://s7/middle/4ff19ddbg7674fb708d36&690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TITLE="高贵美丽 光芒四射——小提琴天后希拉里·哈恩深圳音乐会观后" />
中间卷发女性为冈丽
在与哈恩合作的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中,头发蓬松的冈丽表现绝佳。此时,她作为首席小提琴,更繁重的任务是带领乐队跟随哈恩前行。她必须随时察觉哈恩的音乐倾向,并提前传递给乐队,却又不能张扬或喧宾夺主。她只能在演奏过程或间隙,以眼神或果断而轻微的动作调动乐队。在她的带领下,仅20人的乐队发挥出很大潜力,与哈恩的独奏水乳交融。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中,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敲打弓杆为小提琴伴奏,诙谐活泼,古风突显。
下半场压轴曲目是德沃夏克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演出结束后,听众长时间鼓掌且意犹未尽。乐队连续加演《弗兰克·布里奇主题变奏曲》中的《浪漫曲》及舒伯特的《音乐瞬间》两段小品,场内有口哨、尖叫和外语的叫好声。
对照北京演出曲目,本该还有柴科夫斯基脍炙人口的《C大调弦乐小夜曲》。由于出人意料地安排了陈庆丽小朋友的小提琴独奏,此曲被取消,殊为可惜。小朋友11岁,美丽可爱,台风老练,与乐队合作演奏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并加演《新疆之春》,惟音准和节奏感尚可而综合水准稍逊,与本场演出大不协调,听众多感诧异。
2011年4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