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采访活动一直在行进的路途中,很多地方上网不便,对于朋友们的留言不能一一回复,
在此请朋友们多多原谅)

P1 绵竹市主城区
我们离开彭州后,来到了有着“川西明珠”之美誉的四川绵竹。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辖19镇2乡,总人口52万。绵竹距成都83公里、绵阳74公里。
境内公路总里程491公里,建成有绵竹至德阳快速通道,有三条地方铁路专线与宝成铁路连接。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历史悠久。1995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物华天宝,境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森林占幅员面积的49.8%,全市绿化覆盖率为49.52%,城市人均公共绿地5.1平方米。绵竹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达40余种,其中磷矿为全国四大磷矿基地之一。崇山密林中栖息生长着大熊猫、金丝猴、苏门羚、毛冠鹿和珙桐、红豆木、桫椤等150多种珍稀动植物以及冬虫夏草、贝母、天麻、黄伯、杜仲等众多名贵药材。
九顶山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已被省政府纳入“岷山山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
九顶山所在的龙门山系被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
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大鲵等。

P2 绵竹市城区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美丽的城市,在“5.12”大地震中饱受灾难。
如今,在全国人民的亲力支持下,这座劫难后的城市,如同浴火中的凤凰涅槃,再次得以重生。

P3

P4

P5 远处的山脉为龙门山,山坳之间就是地震中受损严重的汉旺镇

P7 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

P8 灾后的生态环境

P9 听当地人说,这个地方在地震前是一个乡村社区
时间过去两年多了,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不禁为那些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担扰起来。在当地林业局,我们从专家的口中,了解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恢复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建已纳入了工作日程。

P10 林业局苏局长向采访组成员介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我们从专家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当地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重大项目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鲜活事例。
绵(竹)——茂(县)公路连结川西平原至川西北高原乃至甘青地区的重要通道,对促进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修建绵茂公路要穿越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但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尽最大努力减少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成了该项目的重要课题。政府及相关科研部门进行了认真详尽地调查和论证,最终选定既考虑投资成本,又兼顾生态保护的两全方案。

P11 建设中的绵(竹)—茂(县)公路

P12 采访组成员早餐
6月20日,我们将出发到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请朋友们继续关注四川“中国‘娇子’野生动物保护行”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