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1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离成都最近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彭州白水河自然保护区。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彭州市境内,总面积301.5平方公里。是距离四川省会城市成都最近的一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该区于1996年经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P2 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向采访组介绍当地的保护工作情况
“5.12”大地震对这里的影响极为严重,所以采访组的成员在到达彭州后,对这里野生动物现在的生存情况有为为关注。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全区已知有维管束植物164科695属1770种,其中:种子植物139科638属1619种,菊科、蔷薇科、禾本科、百合科等植物种、属最多的大科,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育和发展;属国家I、II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银杏等近20种;有野生动物25目75科222属331种,其中兽类97种、鸟类166种,爬行类23种、两栖类21种、鱼类24种,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豹、云豹、牛羚、金雕以及绿尾虹雉等7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猕猴等25种,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赤狐、豹猫、毛冠鹿等11种。

P3采访组成员在参观大坪保护站
保护区下设4个保护站。我们一行人马来到了震后重新恢复的大坪保护站。在这里,我们一线采访了野生监测员的工作情况。也从他们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国宝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兴许是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所有团员问得最多的问题大多都与大熊猫有关。都希望能亲眼目睹到国宝在野生环境下的风采。
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大熊猫一般都生活在海拔高度为2500米以上的山林之中,我们在平地是很难看到它的踪影的。
虽然遗憾,可是大家对国宝的期望与热情依然不减。
因为在我们前行的很多地方,都是大熊猫出没有地方。
我们期待着、盼望着。。。。。。。

P4 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分头采访自然保护区的监护人员

P5 有着31年野外动物保护、林业资源保护经历的村长任天华
任村长告诉我们:大熊猫是个很爱干净的动物。在它居住的地方,很难看到它的粪便,它从不在自己居住的地方随便拉撒。
而且它有着顽皮的一面。在小溪里喝水时,看到自己的倒影,总是以为有另一只同伴在与自己抢水喝,所以它就会喝了又喝,直到肚皮撑得受不了。

P6 小鱼洞大桥遗址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那从成都平原突兀而起的险峻高山,雄壮的飞瀑,壮观雄异的云海,绚丽的日出、晚霞,奇妙神异的彩虹约影、佛光神灯,清幽的碧波深潭,尤其是那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给人们勾绘出一个集山景、水景、生景、气景、文景、生物多样性和地质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5.12后,这里的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损坏,许多野生动物的的生存条件也变得笈笈可危。人们一边恢复重建家园的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建与恢复也着手开展起来。

P7 新建好的村舍
正是经历过了5.12这场大灾难,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增强了起来。因为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正是爱护我们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