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陈操 |
伴随着本周新股发行的结束,两市周五出现大幅反弹。而对于这样的走势,相信投资者并不会觉得意外。回顾这一周市场的表现,一方面说明新股发行带来的资金压力,客观上还是会造成二级市场的波动,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波动却改变不了当前市场的强势特征。这也提示我们,在接下来面对今年剩下的新股发行的时候,投资者应该客观地看待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今天也是8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在经历了7月份的大幅反弹之后,实际整个8月两市都是在相对高位进行着横盘震荡的走势。而在经历了本周新股集中发行之后,未来一周多的时间,市场将迎来密集的宏观数据,由于之前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经济复苏并不理想,因此围绕着数据带来的政策博弈将会下周市场争夺的核心。虽然有人认为央行在周三采取的定向降息措施已经使得全面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我认为即便如此,调控政策加码的松动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市场来说,这种“暗地里的松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要比直接放松调控带来的作用大得多。因此我认为投资者与其去猜测央行会不会采取降准、降息,倒不如关注央行每周的公开市场操作,这对于我们判断宏观政策的走向或许更具备实战意义。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个股就更为重要了。在过去两天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很多投资者都困惑的问题:买股票到底是买题材,还是买业绩?在我看来,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即便是买业绩,我们买的也是未来的业绩,而所谓的题材,不就是为了给市场描绘的未来业绩吗?所以怎么去发现一个企业业绩增长的动力就显得很重要了——就外部环境来说,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行业景气周期的变化、新兴技术的出现等等,都会带来未来业绩增长的想象空间;而就企业内部变化来说,产品价格的变化、新利润增长点的形成、企业的转型、优质资产的注入等等,也同样会带来未来业绩的变化。所以在看一家上市公司中期报表的时候,这些定性的分析或许就能挖掘出未来市场当中所谓的题材,只不过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两个,一是所谓的题材,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未来业绩的高增长,说白一点,就是这个题材到底是不是真的;第二,当股价伴随着题材的炒作,涨了又涨之后,这样的题材还能不能支撑这么高的股价。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一个是否定的,至少这样的题材股就要小心了;而如果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那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去碰这样的股票了。至于说对于中报业绩的定量分析,在以往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很多了。
总之,放下短线市场的波动不谈,在经历了近6年的系统性风险释放之后,伴随着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出现,我们没有理由错过中国股市即将到来的又一场盛宴,而主角,我相信一定属于那些具备着创新能力的中小盘股,值得强调的是,这不仅仅指的是所谓的新兴行业,就是在传统行业当中,那些具备技术的进步、服务的升级、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的中小盘股,也同样值得关注。
更多内容:http://www.new-rand.cn/。
(深圳新兰德首席分析师 陈操)
文章在微信同步推送,更加便捷的收看方式请加微信号:xinlande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