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陈操 |
上周末新国九条的颁布,刺激周一两市大幅反弹,沪综指创下3月底以来最大的日涨幅,从盘面来看,以煤炭板块为代表的资源类个股表现超前,而这部分个股也恰恰是这一轮下跌行情以来跌幅最大的,这反映出新国九条的出台刺激了市场反弹的热情。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用,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新国九条带给市场的预期,尤其是在当前这样的“两点”——时间点、股指点位,意义就显得更加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呢?上一次出台国九条是在2004年初,出台的背景是股市见顶2245点已经三年之久、市场还饱受着国有减持压力,这一背景,似乎和现在有着太多相似:指数跌了6年,从6100点变成现在2000点,市场饱受着经济周期和市场制度缺陷带来的压力。如果说当年的国九条,通过鼓励合规资金入市、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等手段,解决了当时突出的市场矛盾,并且在随后带给了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牛市,那么今时今地,新的国九条,能否重演当年历史,就变成了被市场广为期盼的事情。我个人认为,虽然说新国九条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但是围绕着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如果接下来的配套政策能够做实,这样的期盼就可能成为现实。
举个例子,在这次的国九条当中提出了这么一点:“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国务院这个层面第一次提出来的,而实际现在很多民营上市公司已经给董秘的KPI考核里加了这一条,那么能不能要求我们的国企、甚至是监管部门也同样提出这样的考核要求——当然前提是这样的市值考核不是靠融资和再融资实现的。在我看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认为的市值管理很简单,就是手中股票的市值和公司业绩、宏观经济实现同步增长,如果都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当股价和业绩出现背离的时候,公司就会有动力通过回购、增持等方式维护股价;而对于管理层来说,也许就会充分考虑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之间客观存在的相关性,在融资这个关键问题上,得以实现真正的平衡。所以未来如何落实新国九条将成为重中之重。
而从当前市场的反应来看,我们有理由对于未来的变化期待更多,虽然目前的问题显而易见,但对于一个经济依旧充满活力、股市却连跌6年的股市来说,如果能够真正以新国九条确定的改革路线形成共识,那还会有多么大的困难和阻碍呢?我在5月5日写了一篇文章《5月份或将形成今年一个重要拐点》,或许多灾多难的A股真的又再一次站在一段新的历史起点上。
(深圳新兰德首席分析师 陈操)
文章在微-信同步推送,更加便捷的收看方式请加微-信-号:xinla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