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陈操 |
周五两市一涨一跌,从盘面来看,虽然盘中券商板块,以及受油改政策刺激的部分石化个股出现走强,但受制于市场逐步萎缩的成交量,指数最终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喜忧参半。忧的是,年内最为紧张的流动性压力正在开始释放,而且在这种压力下,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使得市场的紧张情绪有所升温,这也是造成沪市四连跌的重要原因。而未来半个月,市场因此会有着什么样的表现,的确无法判断,因此观望情绪渐渐占了上风,这一点从每天连续萎缩的成交量就可见一斑。喜的是,虽然技术图形并不好看,尤其是周三两市的中阴线之后,并没有呈现惯性下跌,而是围绕着2200点进行了反复的震荡,而2200点,是我们在半个月以前曾经判断的“目前多空双方的一个平衡点位”,这也表明,当前投资者的心态还比较稳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因为美国QE3退出预期再度升温,周边市场而备受影响,但A股市场却并没有太大反应,这也显示出当前市场强势的一面。客观地说,当前影响A股最重要的流动性问题,最终会随着2013年年末的过去而消失,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总结出A股市场每年都会“年底定律”走势的重要原因。我还是认为,今年这个“年底定律”也不会例外,甚至说,今年这个定律开启的或将是一次大机会。
回到当前市场上来,就未来半个月的走势而言,影响最大的依然是流动性问题。我建议投资者关注两个指标变化,一是银行间的拆借利率,二是央行的逆回购——拆借利率高低,直接反映流动性紧张状况,而央行是否逆回购,对于缓解流动性压力、尤其是投资者的悲观预期,会有着极为明显的作用,11月底大盘的强势,就是一个例证。而在这个阶段,如果大盘出现了异常下跌,我认为将会是一次极好的中短线介入机会,而真正具备着双高可能性的个股,尤其值得注意。不过最近,随着这个概念的炒作,有些公司对双高的预期进行了澄清,一旦预期落空,短线可能就会是一个急跌,对于这样的风险,我觉得投资者还是应该要立足于对于公司基本面的判断,对于那些估值不高,或者还有着估值提升空间的个股来说,即便公司澄清2013年年报没有高送转、即便股价因此而出现下跌,但它的价值挖掘潜力却并没有消失。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不失为“舍小利以谋远”的最好策略,退一步说,如果不幸踩中了预期落空的“地雷”,至少也不会伤筋动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仅要看概念,更要去对公司的价值做研究的意义所在。
(深圳新兰德首席分析师 陈操)
文章在微信同步推送,更加便捷的收看方式请加微信号:xinla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