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两大投资思路

(2013-09-06 17:03:35)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正如我们昨天文章所说的,国债期货的上市不会分流股市多少资金,从今天两市表现来看,也的确如此,两市维持着震荡反弹的走势,个股涨多跌少,尤其是上海自贸、3D概念个股表现得更为强劲,这使得创业板指数再创新高,而沪综指的表现也强于深成指。从技术形态上来看,沪综指依托着均线的支撑,已经形成了一个上升通道的走势,短线将面临半年线和年线的压力,预计在2150点附近还是会有一个反复。

  就目前市场来说,在宏观经济已经出现转机的背景下,影响市场最主要的因素就变成了供求关系的变化,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市场资金的供应程度。值得强调的是,由于9月份是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每个季度末资金面紧张的例盘菜会不会再度上演,值得注意,毕竟就在6月底,我们曾经经历了一场非常严重的资金紧缺的考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当时两市创下了近46个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9月资金面会有什么变化?值得关注;第二,IPO重启和股市再融资。这实际是一个已经被市场炒烂掉的话题了。不过正如我今天中午在《交易日》现场直播节目中所说的:与其说市场是害怕IPO重启,倒不如说是害怕新股发行的配套制度换汤不换药。为什么这么说?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新股发行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会对市场短期带来资金压力,但更会给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举个最现实的例子,近半年以来,两市表现最好的股票很多不就是这两年上市的新股吗?要没它们,可能A股市场早就没了生气!因此,新股发行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我们的新股发行要再三公的原则上,合理发行——如果发的新股都如当年的中石油一般,岂能不出问题?如果不顾市场承受能力,片面追求数字上的政绩,市场岂能接受这样的新股重启?所以说到底,如何拿出一个切实、有效,体现公平原则的新股发行制度,这才是IPO能否重启的关键。就目前来看,市场博弈的结果是有利于投资者的,但随着行情的恢复,我们会不会又走老路呢?希望不会。

  此外,就今天盘面来看,沪综指之所以强于深成指,除了上海本地股活跃之外,例如银行、保险、券商等权重个股的走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实际也恰好和我们之前所分析到的市场三大投资机会相印证,不过我还是要强调的是,对于权重股的超跌反弹走势,普通投资者参与的意义不大,重心还是可以放到对于“新兴行业个股的深度挖掘”和“传统行业中小盘股的补涨”这两条主线上来,挖掘具备“大行业、小公司”特征的个股,尤其值得强调的是要重价值、轻题材,不用太在意一两天的涨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