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市场中需要什么样的博傻行为

(2012-11-05 17:29:58)
标签:

股票

分类: 陈操
    周一的十字星反映出了目前市场谨慎的心态。本周集中了几件引人关注的事情,“小事”有周五即将公布的10月份宏观数据,“大事”有18大召开和美国大选。在如此敏感时间段里,市场的观望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就技术形态来看,目前沪综指正面临2130点——2150点的压力,短期之内要想突破的几率并不大,或许需要等到诸多事件水落石出之后。因此,投资者此时在短线上多观望,少操作,我个人认为还是可取的。而从中线角度来说,围绕业绩的持续增长来寻找个股,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选股原则。强调一点,这里的持续增长有两层含义,一是业绩的增长,二是业绩增速的增长。业绩增长好理解,业绩增速增长就是要求盈利维持同比、环比的双增长,举个例子,招商银行,根据公司三季报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48亿,同比增长23%,但第三季度净利润只有114.13亿元,同比增长16.6%,环比上季出现2.7%的负增长。也正是因此,在一个回归常态的增长速度面前(甚至说一个还难能可贵的增速面前),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却在第三季度基金对招行进行了大规模的抛压,基金持股户数由二季度末的205家减至115家,多达90只基金选择了抛售招行。基金持股占招行流通股A股的比例由二季度末的10.31%减至7.57%!这一方面印证了我们关心“真正的持续增长”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在这个市场中,机构之间也一样存在着博傻行为。
    说到博傻,这两天市场也正在发生着。浙江世宝,这个还没上市就已创下诸多A股之最的个股,在上市的头两天里,也一样“狂刷历史记录”——第一天涨幅600%,换手95.51%,第二天,跌停开盘,盘中几近翻红,最后却仍然跌停,振幅10%,换手72.67%!而根据深交所的统计,创造这样历史记录的不是机构,而是散户!上市首日,个人投资者买入股市占比99.86%!面对这样的数据和走势,我想郭主席估计也在摇头。可能面对这样的爆炒,有人会说,我们事先不可谓不说已经做了充足准备,但最终的结果呢?除了印证这个市场足够投机以外,还得到了什么?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一点点不同认识。首先,作为监管部门来说,事先对浙江世宝的合理发行(要求定价考虑H股)、事中做了足够的风险提示,并在交易过程中,严打了恶意操纵行为,那么事后无论市场出了什么样的结果,“买者自负”这句话就应该真正让去买浙江世宝的投资者自己来承担!这实际才是一种真正负责任的监管!其次,对于投资者来说,什么叫风险?光靠监管部门说,是没办法让某些人真正认识到的市场风险,总有人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是最后一个接棒的人,这就叫“博傻”,博会有人比自己更傻!那么好,这些人就应该明白“买者自负”的道理,不要亏了就开始哭天喊地、跳脚骂大街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博傻”都一无是处呢?我想也不尽然。一直以来,我借鉴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理念,总结了我自己的“坚持价值投资,策略应对市场变化”的投资理念,其中我自己对“策略”的解读有两层意思,一是,由于目前阶段我国难以找到所谓的百年老店式企业,所以A股的价值投资是一个趋势性的价值投资,(对于这个话题,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和投资者再深入探讨,这里不做赘述);第二,如果我是因为价值和成长性买入一个个股时,只要这两点不发生变化,我只有一个策略,那就是坚定地持有它,或许这也是一种“博傻”,但至少在过去这些年,这样的博傻带给了山西三维、好当家、通威股份、宝钛股份、启明信息等等这样的好股票,所以这样的“博傻”有什么不好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