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陈操 |
实际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股市走势,拐点就在18大前后。而这一点似乎正在得到应验——就宏观经济来说,9月的PMI虽然还在50以下,但却是5月份以来的首度回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领先指标,如新订单和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反弹贡献最大,这表明企业经营活力和能力正在逐步恢复。而对于股市而言,在国庆节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总结过9月份走势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在经历了8月底的急跌之后,整个9月份,市场实际进入到了一个宽幅震荡的走势,20个交易日里,涨跌幅超过1%的交易日有11天。尤其还出现了9月7日、9月17日、9月20日、9月27日、9月28日这样的大阴大阳。从之前的单边下跌,到现在的宽幅震荡,从月线的四连阴,到9月的十字星,可以看到伴随着18大的来临,市场情绪正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如果再算上今天的话,自9月7日以来的4根大阳,不仅使得沪综指在K线图上已经突破了5月份以来形成的下降通道(这正好和PMI的走势一致),也给了市场更大的信心,因此,接下来,我以为,市场继续反弹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而且持续时间将可能到11月中旬。
那么这样的走势能不能演变成一个中级行情呢?我个人认为这取决于未来股市改革能够带给投资者多大的信心。我们注意到在这两个月的下跌走势中,新股发行制度成为了口诛笔伐的核心,改革呼声此起彼伏。而受累于市场的压力,新股发行审核也从7月31日暂停到了明天才重新恢复,并且,根据证监会安排,10月份的第一个新股发行将被安排在10月26日,这意味着整个10月可能将是新股发行数量最少的一个月,这是否意味着新股发行制度真的要再度改革呢?可能有人会说,新股发行改革真的如此重要吗?当然重要!就如我说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将是这一历史变革(股市顶层的制度性改革)的风向标”!所以就中长期走势来说,还是我昨天文章中最后的那段的观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我想有两点是应该是认清楚的,一、中国股市制度性的改革终究会来,而这样的改革不是为了保证所有人买任何股票都能赚钱,而是为了还原市场本该有的功能,所以今后如何在股市里真正赚到钱,这依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二、即便现在的股市不会出现制度性的改革,那么换句话说,在中国股市里还将上演“猫和老鼠”的故事,如果是这样,面对现在只有2000点的指数、估值接近历史新低、接连登上全球股市跌幅榜的A股来说,我们又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前一篇:市场的维稳在于彻底正视股市的缺陷
后一篇:短线调整无碍于反弹走势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