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陈操 |
按照技术理论来说,当股价处于箱体震荡阶段,K线图上的十字星往往意味着市场中的多空双方,短线上都处于观望的态度当中,向上缺乏主动推高的动力,向下也没有太多的杀跌能量,因此就会出现,刚涨上去一点,卖的人就会比买的人多,股价回落,而往下一跌,又会有人去护盘、去抄底,股价又出现反弹。而这样的走势恰恰最近三天在A股上演,周五两市继续呈现反复震荡走势,从K线图上看,沪综指收出连续第三根十字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走势呢?
就像刚刚说的,箱体震荡走势中的十字星代表着大家都很谨慎,都在观望。而当前的A股也就是面临着这样的观望局面。在近期以来,我们一直围绕着这样那样的宏观数据,对经济做出了“探底还在继续”的判断,尤其让投资者揪心的是,这样的探底什么时候能出现拐点,还不知道。这一点从今天公布的5月份PMI再次得到了印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5月我国的PMI只有50.4,不仅仅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而且还创下了5个月以来的新低,和50的中轴线也只有一步之差,这显示宏观经济出现了进一步的回落。
从分类PMI指数来看,小企业PMI更是只有45.2,连续两个月在中值以下,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先看看这样一组数据,根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60%、实现利润的40%、出口总额中的60%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更是吸纳了近80%的就业人口!换句话说,如果中小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衰退,不仅给经济复苏雪上加霜,更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实际给A股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这也就是近期三根十字星中上影线出现的原因了。
而糟糕的经济形势也给市场带来了另外一种希望,那就是调控政策的转向。实际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说过,自从去年12月份两年多以来第一次调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实际已经意味着两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已经出现了拐点,大家后来争论的不是要不要调,而是调多调少、怎么调的问题。从目前状况来看,央行此前“犹抱琵琶半遮面”似的调整,似乎作用并不大,而且单一的使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并没有解决市场的根本问题。市场根本问题是什么?不是银行没钱可贷,是银行拿着钱不知道给谁贷!这一点不仅可以从央行公布的4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剧减看出,还可以从我们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最近我经常接到各银行的电话,无一例外,前面的客套话都是给最后的营销做铺垫的——“陈先生,因为您是我行的优质客户,所以我行针对您推出了小额免抵押、免担保的贷款,您看您需要吗?”,换到一年前,好像我从来就没接到银行这样的电话。这说明目前的流动性已经足够大了,而贷不出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没人愿意贷。因为在眼下的经济环境中,贷了钱,要么没地方投,要么赚的钱还不够付利息。这说明什么?说明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借钱成本太高的问题!所以很明显,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它们解决的和市场实际存在的问题,大相径庭。根本的做法,还是在于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发展生产,因此国家除了加大在财政税收政策上的减税、减负的做法以外,我个人认为,货币政策上可以采取非对称性降息(存款利率不降,贷款利率降)的举措,这样既满足对于未来控制通胀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刺激经济的活力。而唯一要有意见的可能就是拿惯了高额利差的商业银行,因为这么做,意味着利差的缩小,意味着银行让利于实体企业了,所以在5月24日《宏观政策的调整到了一个重要拐点》的文章中,我笑称“要这么做,也需要有点魄力,因为这要打破商业银行现有的金饭碗,至少是要把它们碗里的那部分暴利分点给实体企业,但周行长敢吗?!”
但不管怎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预期,所以才有了那连续三根十字星K线的下影线。而如果这样的政策预期不被打破的话,相信,下周的A股还会有着这样的十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