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研究生院同学老庄夫妇来家。夫是1987级博士,与我同系;妇,是1986级硕士。在校时认识妇,不认识夫。最近得同学报讯老庄长跑。去看他博,极其专业。社科院研究生院出产达官显贵无数,在中国呼风唤雨,不以为然;而这等高人,自由职业,姿意奔跑,着实让我崇拜。于是,火速求见。
老庄,从50岁才开始跑马拉松。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跑了30多次,今年还参加了铁人三项赛。他鼓励我跑马拉松,我说:
“跑得特慢”,
“就要慢。”讲解对于不是跑成绩的人,慢、匀速多重要;
“没跑过那么长”,
“第一次去报名,人家问平时跑多少?我说5000。”
他让我知道,马拉松并非遥不可及。
“好,明年跑!”我当场下决心。
记住他一句话,只要能跑20公里,就能跑马拉松全程。
于是,今天跑了20公里。本来也没计划,跑起来,掂量着还行,于是继续,又继续。
其实,从来也没因为跑不动而停下来,只因,到点了,该回了,今天就这样吧而终止。也就是说,人听得不是身体的声音,而是头脑的意愿。
无巧不成书。
跑到第二圈儿,有人叫我,回头看,是常清,只见他极专业的一套行头,黑色紧身衣。常清,也是研究生院同学,与昨天的妇同级,86级。昨天我们还聊他户外,公益,今天就碰上了。相约跑完到南门聚合。
他参加一个周六跑步集体,向我介绍了他的跑友,还有他的沙地马拉松。非常捧。他脱口说,“这次跑马拉松吧”,“什么时候?”“就这月”。哇!怎么说什么来什么呢?他也鼓励我一番。就这么定了,立即找小伙子北窗给我报名。其实名早报完了,正好有人要从半程换全程而余出一个机会。就这,我大概算报上半程马拉松的名了。
10月24日,北京马拉松,这可是我人生的一大步啊! 也是对子尤四周年最好的祭献。
从昨天到今天,24小时,从开始做马拉松梦到报名跑马拉松,这不是上帝的安排,又是什么?
常清用手机拍下我脚踏寒露在阴霾的天空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