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知道一个朋友患癌。发现时,就已经转移了。这是常有的情况。寄了几本书给她。与此同时,得知另一位朋友患乳癌。所以,我把这几本书名写在这儿: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营养学有史以来最全面的调查》,[美]T.柯林.坎贝尔博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没有病痛的生活》,[美]哈威.戴蒙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别让医生杀了你》,[英]Vernon Coleman 陕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癌症人性的一面》,[美],吉米·霍兰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
《人体使用手册》,吴清忠,花城出版社,2006年
外加一本郭林气功的书。
相关的书读了很多。至今每周还接受着来自WHAT DOCTOR'S DON'T TELL
YOU(医生没告诉你什么)的电子信。寄这些书,是因为手头正好拿得出来;而另一些好书,送完了,或者没有多余的,或是留下很多写写划划的痕迹。不是说,哪一本书可以顶什么用,而是一种提示。全面地了解关于身体的道理。因为,以前,大家都太忙了,追求了很多科学知识,却较少地了解身体的知识。而现有的身体知识,基本上被现代医学的话语系统所掌控。
确诊了癌症,就意味着,人生要进入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非常难走的道路。需要进入状态,做认真的研究。治病,绝不仅仅是医生的事。不能指望医好病。医,只是用来借助的力量,用它调动你自身的能力,最终走向康复。
很多时候,事情也绝非医生宣布的那么令人绝望。实际上,有很多的可能,要看自己怎么做。每一个癌症康复者都有自己的一条路。当然这很难。人,天然地倾向于依赖外力、专家,那样简单,不用自己承担责任,出了错,也是他人的错。而依赖自己,就需要自己钻研,需要承担压力,不动摇,这个考验太艰巨了。
还有,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病死,是自然中的一种。当我们知道没有回天之力时,接下来的任务就不再是寻医问药,而是准备我们的心。这是一个一家人一起经历痛苦、成长的阶段,家人要调到同一个状态,怎么过生命最后这一段。减少痛苦,满足心愿,彼此表达爱意,等待分别的时刻。
对身体和生死的事情早有意识,有这个观照,才会活得更好,付出的代价更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