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2013-12-06 10:26:12)
标签:
教育培训教育 |
分类: 培训比赛 |
一、如何说课
1、内蒙古自治区中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打分表分析
2013年7月、乌兰浩特,内蒙古自治区中学生物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打分表。
分析:这个表格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这是我们内蒙的专家自己设计出来的,并在全自治区的大赛上使用,因此它更本土化一些,更接地气一些。我想有必要拿出来跟老师们一起学习学习。
二、说课难还是讲课难
当时内蒙生物教研员问了个问题:“说课难还是讲课难?”,他的答案是说课难,因为讲课是怎么讲的问题,而说课是为什么要这样讲的问题。也就是说,讲好课是以说好课为前提的。
要我说,说课和讲课都不容易,说课考验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平,要说好课,必须熟悉课程标准、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教材,并且能将三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设计好一堂课。
我们在听完课后说的最多的就是学生配合的好或不好,那老师们是否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同一个知识点,有的教师问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有话说,急着要说,而有的教师问出的问题则让学生全都低下了头,这是对学情把握不到位,后者明显是问题太难了或是太大了,学生很难找到切入点。这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相反地,同样一个教学设计,有的课听完之后感觉很过瘾,而有的课却是索然无味。因为讲课考验的是教师的实战经验,比如组织学生、很好的使用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把握讲课的节奏、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
比如同样是一个问题,有的老师问完后留出一段时间,学生经过思考之后会做出回答,而有的老师则等不到学生回答就自己急着说出答案,上成了满堂灌。--这是对教学节奏把握不到位的问题。
三、说课
1、定义:
A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B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个人理解:说出自己是如何通过教材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
通俗地说:你是怎样教的,为什么要这样教。
2、说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维目标。
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意图、知识结构、重点难点的确立和解决办法。
教学链接:课堂延伸情况。
请老师们思考--什么是课堂延伸?
第一种:作业:这是一种知识的延伸,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
第二种:实验:比如说过电路之后,学习愿意主动探索家里的开关是怎么回事,坏了的电动玩具自己动手去修理。这说明学生已经建立起为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三种:解决问题:
学过维生素C用于治疗坏血病,家里有人嘴角裂开他会劝家人多吃新鲜果蔬。
学过了法律,他能有意识的矫正自己的行为,对身边的违法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四种:学习方法: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用指定的符号标出自己不能独立弄懂的地方,他就会在听课的时候变得主动;教师教给学生答卷时先答会做的,短时间没有思路的题放在最后做,他就学会了考试时合理的安排时间。
对上述四种延伸的分析:
第一种是被动的延伸。
第二种和第三种延伸符合课程标准中“STS: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即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第四延伸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方法。
再来看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材地位。
知识结构:分析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请老师们思考,我们平时写教案时,是怎么确立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怎么来的?
这是新旧教材同一位置的目录,刚拿到教材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感觉这两种教材所要讲的内容完全不同,但如果翻看课程目标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备课时我就有数了。
教材只是执行课标的一个工具,只有课标内容熟悉了,编写教学目标、确立重难点也就不难了。
四、如何编写教学目标
下面我想跟老师们一起分析如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写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编写举例:
A、使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勤劳纯朴的品德。
B、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C、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中国地形的三大特点。
D、通过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找出各生态因素并能归类
E、初中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能在5分钟内,完成10道因式分解题,准确率达95%
分析:A、主体错位;
B、主体错位、内容空范;
C、常用教学目标书写方法:可操作行为动词+知识点;
D、在2的基础上加入了教学方法,操作性强;
E、ABCD目标编写法,教学对象可省略,但缺少了教学方法。
2、课程标准分解的一般步骤
A【课程标准内容背景说明】
B【课程标准分解分析】
第一步:分析行为动词和关键词
第二步:扩展(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扩展(剖析)行为动词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C【学习目标的叙写】
3、按上述课程目标分解步骤进行目标分解举例:
A、【课程标准内容背景说明】
课标陈述: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选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第13页
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上册
B、【课程标准分解分析】
第一步:分析行为动词和关键词
行为动词:概述
核心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二步:扩展(剖析)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
核心概念体系 |
知识地位 |
生态系统的组成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重点 |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
基础 |
|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
难点 |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重点 |
第三步:扩展(剖析)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
核心概念体系 |
知识地位 |
行为动词 |
生态系统 的组成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重点 |
说出并举例 |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
基础 |
找出 |
|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
难点 |
总结 |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重点 |
总结 |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核心概念 |
核心概念体系 |
行为动词 |
行为条件 |
生态系统的组成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说出并举例 |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观察情境 |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
找出 |
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 |
|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
总结 |
小组合作讨论 |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总结 |
讨论和辨析实例 |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核心概念 |
核心概念体系 |
行为动词 |
行为条件 |
表现程度 |
生态系统的组成 |
生态系统的概念 |
说出 并举例 |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观察情境 |
用自己的话说出 |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
找出 |
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 |
找全 |
|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
总结 |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参与 |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
总结 |
讨论和辨析实例 |
准确 |
C、【学习目标的叙写】
课标陈述: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观察情境说出生态系统的含义。
(2)通过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找出各生态因素并能归类。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总结出各类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4)讨论、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通过辨析实例,加深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