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第2版)后记:

(2017-08-26 23:32:02)
标签:

杂谈

​第二版,并非只是把上一版再重新印一次

文/黄大

动笔写这篇后记的时候,已经延误交稿差不多两个月了,当初答应出版社时候,还以为一个月的时间怎么也整理完了,不成想忙起来一拖再拖。否则,可能两个月前大家就可以读到了。


或许有人会觉得,二版把第一版再印一遍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简单,可以说重新梳理一版书稿,有些方面比写一本还要琐碎。


红茶四百年兴衰历程,流淌在中国茶文化几千年悠悠历史长河中,因此,把需要的内容从中挑选取舍编写成书,并不是一件很轻松就能完成的事情,作为初次接触红茶的读者来说,什么内容是他们最想要了解和掌握的,哪些知识层面可以一带而过,书的章节设置、语言风格、叙述方式、图片搭配等,都要在事先详尽规划,所以既要有知识点又比较容易理解,读起来顺畅、内容连贯又不枯燥乏味——比较欣慰的是,第一版得到了茶友、读者们的肯定。


从一版到要二版的两年多时间里,笔者讲了大小几十场红茶茶会,与红茶爱好者、茶友、读者、朋友,甚至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红茶者,一起分享如何“品红茶就上手”的方法经验以及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本书的内容不仅得到了实际应用,而且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在这段期间内,与很多茶友及读者就红茶及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相关的交流探讨,笔者也相继把遇到的疑惑和问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相关的专家老师求教,其中的一些内容综合在一起梳理总结后,也成为二版书稿修改整理的参考和依据,并在书后附上了茶友们对于红茶各种疑惑,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的解答诠释。


对于二版书稿的内容,笔者首先把全书进行了仔细通读,这不仅为了修改其中的字词语句,更重要的是梳理增删一些章节的内容,譬如对于印度、斯里兰卡的各大产区及茶的特色进行完善,按照历史诞生时期重新调整了各大工夫红茶的叙述顺序,很多章节还增添完善了内容,诸如正山小种、白琳、祁红、宁红、川红、台湾红茶,冲泡技巧,调饮,养生保健、茶膳,便于读者们更详细了解,更快捷上手。


对于国内红茶产业状况,不仅笔者本人,许多红茶爱好者也都对此比较关注,因此在二版书稿中新增加了红茶产业这一章节,通过一些相关数据和笔者的切身感受,以管中窥豹的角度,来领略国内红茶产业发展的大致历程和现状及未来前景。


其实对于一本与茶相关的图书,图相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二版还有一部分新充实的内容就是图片,这次笔者的最佳拍档晓梅特地亲赴杭州请摄影师进行拍摄,以弥补上次因时间关系未能成行而留下的缺憾。而我至今还历历在目一版时,好几个白天到夜晚,请摄影师、茶艺师拍摄冲泡品鉴、产品、茶样的那些场景和过程,那个时节北京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季,但是因为有朋友们的热忱帮助,让我犹如喝到了一壶暖心的红茶。


本书能够再版,在此要感谢的人要说的感谢话语实在太多,这其中最首要的是点赞给旅游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了“人人学茶”这套丛书,而且已出版的几大茶类的“第一次就上手”,相继再版便是最好的见证。


最后,要特别感谢你们,正翻开此书,在仔细阅读里面内容的你们!正是因为有你们,中国红茶真正如其名般当红,指日可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