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第2版)  序言1

(2017-08-15 01:25:47)
标签:

品红茶

红茶文化

第二版出版

序言

朱旗教授

分类: 读书充电

http://img3.laibafile.cn/p/m/280959049.jpg

源自中国的工夫,走遍世界的红茶

文/朱旗



        中国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翻阅明代刘基撰的《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间)始见有“红茶”一词。传说中的偶然发现,促使福建省崇安县首创出了小种红茶制法,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红茶。

 

        18世纪中叶,中国人根据小种红茶加工发展了工夫红茶制法。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产品,19世纪80年代,曾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统治地位。18世纪中叶,工夫红茶制法传到安徽省,原盛产绿茶的祁门县开始生产红茶,因其毛茶加工特别精细,香高味浓而驰名天下。

 

        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我国于1951年在一些绿茶区推广生产工夫红茶,如四川的“川红” 、湖南的“湘红”、浙江的“越红”、 福建的“闽红”,江西的“宁红”,湖北的“宜红”,台湾的“台红”等均有悠久的历史,皆为我国传统的工夫红茶。云南的“滇红”始产于1939年,开始品质低次,1952年经改进后,目前以其外形肥硕显毫,香味浓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我国工夫红茶产区广阔,产量曾在全国占主要位置。

  

        19世纪90年代,荷兰、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在其殖民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引进中国茶树并生产红茶,20世纪初发展为分级红茶(现称红碎茶)。随着制茶机具的改进,揉切“发酵”新机具的问世,如转子揉切机、CTC和LTP制法等,逐渐演变为现代红茶制法。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在茶叶主产省份发展红碎茶生产,高峰时全国有十多个省(区)生产红碎茶,产量和出口量远超过红条茶的生产量和出口量。1990年前后,由于国家体制改革,茶叶产业结构调整,红茶的生产,特别是红碎茶的生产急剧萎缩。2007年福建“金骏眉”的生产让沉积约20年的红茶再次出现在国人面前,让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多了一份选择,红茶的生产逐步回升。目前,红茶依然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最多的一个茶类,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70%,且基本都是红碎茶。

 

        2014、2015年我有幸参加北京茶业商会组织的马连道全国斗茶大赛,结识了许多茶叶爱好者,特别是参赛的茶叶大众评委,让我感受了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与痴迷,也感受到了他们的认真、执着与坚持,而黄大老师则是他们中最认真的一个。喜闻黄大老师出版了《第一次品红茶就上手(图解版)》第二版,细细读来你会发现这是不是一般外行所能涉及的深度与感悟。该书从红茶的起源探寻了红茶的来历与传播,从红茶的品种讲述了红茶的制作,从红茶的产品寻味了中国红茶的缤纷,从百年品牌展现了红茶的世界魅力,从人们的喜爱告知了红茶的甄藏,从红茶的冲泡叙述了红茶的品饮,从红茶的饮用探讨了红茶的功效,从红茶的传播领略了红茶的文化,从现代发展提出了红茶的创新。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本红茶大全,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了解红茶历史、学习红茶知识、知晓红茶属性、品味红茶真谛,从而真正喜爱上红茶。

 

        愿读者放下心境,拥有一杯红茶相伴,在品味红茶的甜香与醇甘的同时感悟人生。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  朱旗

                                                                                                                                              2017 30于长沙

 

 

 注:本书本月20号以后,预计可以在网店上买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