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俩人茶山蹭茶被软禁说起
(2017-06-23 18:42:09)
标签:
蹭茶云南茶山马连道软禁茶博会 |
分类: 随便说说 |
文/黄大
网上看到的不知道真假,俩年轻人跑到云南茶山茶农家说要做茶,连吃带喝最后一两茶都没买,临走还想要些茶样。结果茶农怒了,说你们吃了我家一头猪,不仅没买茶还想带茶走!把俩人直接扣下软禁了起来。文中说俩年轻人后来求了当地道上大哥,才得以脱身。
事情经过大概就是这样,不想评论此事双方孰是孰非。要说这几年到了做茶季节上茶山的茶客越来越多,其中或许真的有人只为去蹭茶游玩一番。在茶农家是不是都吃吃喝喝招待不了解,像文中被扣下俩人的那种,只能说跟小品里薅羊毛那货一样,光可这一只最后那还不给薅成了“葛优”。
而那些专业的蹭茶客,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他们来往于马连道和各大茶城茶店,家家门清、嗅觉灵敏、闻风而动,只要有好茶的时候通常都会见到他们身影,而且有的只蹭茶几乎从不买茶,阅茶无数但几乎没花过钱。虽然蹭茶者中有些人其实并不缺钱,而且吃喝玩乐也都舍得花钱,但就是不愿掏钱买茶。
这几天又到茶博会了,曾经和茶友们说起,每回茶博会都会有一帮蹭茶老客出现,各个展商游走蹭喝甚至喝完还蹭拿。这帮蹭喝者大都跟很多茶商茶企比较熟络,往展台里一坐,还不能不好好招待,甚至有时还得拿出点好茶来。
茶博会上还有一种纯为占便宜的蹭茶客,打着各种名头旗号,譬如说自己是开茶店的找货源让人家送茶给他,还有说自己是什么机构协会部门什么企业单位领导或者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大师大咖,其目的就是蹭喝蹭拿。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茶,满载而归一分钱也没花。
更有甚者直接索要,如果不给就硬抢。某次博览会听一做玻璃茶具的展商说,头一天来了好几位大爷大妈跟他要展品,他回复说概不赠送,几位见软磨硬泡要不到,最后趁他不注意,拿起来逃之夭夭。
不光是茶博会,各大茶城的一些店铺也经常能见到此类人的身影。据说很多年前有某某人,喝遍了马连道及京城各大茶城,练就了一张品茶刁嘴,却从没买过谁家的茶,最后被各茶店列入黑名单进门恕不奉陪。这也算是蹭茶者中的极品了,让我不由得好奇想一睹其尊容。
要说我也经常去蹭茶喝,早年间为了找喜欢的红茶,遛过马连道各大茶城,不过蹭归蹭,遇到心仪的或者新鲜的没见过的还是会买点。套用花叔侯耀晨的话来说,我对马连道的感情是买出来的。要说近几年因为出书、开茶会蹭茶更容易更方便了,但我反倒蹭的少了,除非是那种已经很多年特别熟了。
其中一个原因就像我跟徒弟说的,如果不买茶或者生意相关,以前没啥交往,去了就跟人要茶而且是好茶,你凭什么要、店主为何给你?即使店家给你拿出来了,一泡茶少则几块几十块,贵则上百甚至过千,你几款下来喝美了,店主付出的不仅仅是这些茶的金钱成本,还有为你泡茶陪你聊茶的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好比一个人到处去饭店各种吃喝,但从不掏饭钱,也不给饭店做宣传、拉生意一个道理。但是,现实中有多少人敢去饭店说试试你家饭菜好不好吃,然后吃饱喝足不给钱临走还打包几样带走?可是茶叶里就有这样的人,或许每个开店的都遇到那么几个。
这些蹭喝到肚子里的茶都是“债”,相当于欠的茶钱和店家的人情,难道自己心安理得,这不需要还吗?像文前茶农软禁的手段有违法之嫌,但如果因为蹭点茶遇上了终究不是件好事。
写这篇文章中,刚好一位茶友跟我聊到了蹭茶这个话题,我说现实生活中人都有这种占便宜、贪婪的心理,只不过每个人自我约束能力不同,表现出来行为的层面和程度也不同,好东西都想占为己有,所以蹭茶也是其中之一,人本性的体现。
茶友建议我不要写这样的话题,怕我得罪人又势单力孤。我说看从什么角度说吧,其实我并不想谴责什么或者呼吁什么,因为觉得没用。
就在前两天跟茗刘聊到了茶叶消费人群的构成,至少对于茶企茶商来说,到处蹭茶的,和那些根本不用自己买茶却从不缺茶喝,而且人家送的还都不差,这两大类人根本就不是产生直接购买行为的群体,在他们身上耗费精力根本没效果,但是他们却占据着一定的比例。
我说什么时候茶叶消费的基础做起来了,而且去买茶时判断其是否优质是否好喝是否符合自己的消费标准,不用再靠一泡泡的去品尝,那么自然而然这种蹭茶者就没了那么多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