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愚人节起源法国骗人游戏开心就好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随便说说 |
文/黄大
N年前的4月1号我还在上学,那天我正在操场上玩耍,忽然高我两届的一师兄冯某跑到我面前,很认真的对我说,辅导员某老师找我有事。我匆匆赶到系办,老师很意外,说根本没找我。我带着疑惑回去问冯某,他哈哈一笑后说,今天是愚人节啊。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过这个洋节,而且第一次被“愚”。印象中那个年代国内好像还没有像如今这么流行愚人节,甚至国人对于圣诞、情人节等洋节日大都不甚了解。记得某年国内某报纸而且还是官报(青年报类的),在4月1号这天发了一整版的“愚人”的消息报道,在那个远没有形成洋节日气氛的年代,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老百姓和领导们都惊呆了,于是报纸发专文道歉,有关的负责人被撤职、处分。如果是时隔多年后的现在,这事儿也许根本没那么严重了。
近些年洋节迅速在中国泛滥,而且流行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年轻人当中尤甚。愚人节就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洋节日之一,尤其是在校园及写字楼、娱乐业里。于是到了4月1日这天,大家都格外小心,同时又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去骗别人。因为大家都知道玩笑是善意的,所以即使被骗也很大度的一笑了之,没有谁会对此特别较真儿或者生气发火。
记得某年的愚人节,那天刚好是周日,不知哪个坏小子想出的馊主意,贴了一张海报,说外语楼电教室放电影,而且全是经典的好片子。于是乎很多学生被片子诱惑,纷纷直奔外语楼而去。可是当他们费力气喘地爬上八楼(周末电梯停开)来到电教室门口一看,一张海报上写着几个大字,今天愚人节,你们被骗了!
听一同学说,她们当年曾经愚过班里一个特老实的男生,模仿班里一特漂亮女生的口气,给那男生写了一封情书。那男生接到情书后,连着两天都没有下床,躲在蚊帐里不知道在干嘛。大家都有些担心害怕,后来男生下了床似乎没什么不正常,不过大家再也没敢提起这事儿。
记得当年更有甚者,把假情书直接贴到校园的海报栏里,引得学生们里外三层地去围观。好在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恶作剧,全当热闹看了。只是不知道被情书涉及到的两位当事人,知道这事儿后是个什么心情。
据说愚人节起源于法国,当年是为了推行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逐渐演变而来的。当时一些主张改革者为了扭转因循守旧的人接受新的历法,于是就在4月1日旧历新年这天,给他们送去假的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且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于是逐渐的4月1日互相愚弄,成为法国的一种风俗。
十八世纪,愚人节从英国流传到了美国,起初美国人在愚人节这天玩儿的特过分,甚至越离奇越能骗取人相信,越受推崇,而且不管不顾道德与法律约束,连政府也不予以追究。这种愚人方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混乱,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好像有一年愚人节,某电视台播放了一假新闻说火星人侵略了地球,于是很多人信以为真,恐慌之至四散逃命,结果引发了一场超级大混乱。
大家都还记得若干年前的4月1日,张国荣从酒店的楼上跃下,香消玉损。当年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个愚人节的恶搞而已,不曾想哥哥真的就选择了这天离我们而去。至今还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一事实,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说,这不过是张国荣隐退江湖的一个策略,因为在某地发现了张国荣本人——但愿这是张国荣跟我们大家开的一个玩笑吧。
关于是否过洋节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我们国人如今越来越不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几年前的央视新闻频道,还就“过中国节还是洋节”进行了互动讨论,虽然没有提愚人节三个字,但是可想而知是针对于此的。窃以为,过洋节还是传统节日,是娱乐还是传承,不仅仅是节日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传扬的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不是我等草民所操心和所能左右得了的事。我们且愚且嗨皮。
当年那位曾在愚人节骗过我的冯同学,某回到北京出差,我们见面后跟他聊起此事,他听完一脸的茫然,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了。
N年前的4月1号我还在上学,那天我正在操场上玩耍,忽然高我两届的一师兄冯某跑到我面前,很认真的对我说,辅导员某老师找我有事。我匆匆赶到系办,老师很意外,说根本没找我。我带着疑惑回去问冯某,他哈哈一笑后说,今天是愚人节啊。
那大概是我第一次过这个洋节,而且第一次被“愚”。印象中那个年代国内好像还没有像如今这么流行愚人节,甚至国人对于圣诞、情人节等洋节日大都不甚了解。记得某年国内某报纸而且还是官报(青年报类的),在4月1号这天发了一整版的“愚人”的消息报道,在那个远没有形成洋节日气氛的年代,结果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老百姓和领导们都惊呆了,于是报纸发专文道歉,有关的负责人被撤职、处分。如果是时隔多年后的现在,这事儿也许根本没那么严重了。
近些年洋节迅速在中国泛滥,而且流行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年轻人当中尤甚。愚人节就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洋节日之一,尤其是在校园及写字楼、娱乐业里。于是到了4月1日这天,大家都格外小心,同时又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去骗别人。因为大家都知道玩笑是善意的,所以即使被骗也很大度的一笑了之,没有谁会对此特别较真儿或者生气发火。
记得某年的愚人节,那天刚好是周日,不知哪个坏小子想出的馊主意,贴了一张海报,说外语楼电教室放电影,而且全是经典的好片子。于是乎很多学生被片子诱惑,纷纷直奔外语楼而去。可是当他们费力气喘地爬上八楼(周末电梯停开)来到电教室门口一看,一张海报上写着几个大字,今天愚人节,你们被骗了!
听一同学说,她们当年曾经愚过班里一个特老实的男生,模仿班里一特漂亮女生的口气,给那男生写了一封情书。那男生接到情书后,连着两天都没有下床,躲在蚊帐里不知道在干嘛。大家都有些担心害怕,后来男生下了床似乎没什么不正常,不过大家再也没敢提起这事儿。
记得当年更有甚者,把假情书直接贴到校园的海报栏里,引得学生们里外三层地去围观。好在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恶作剧,全当热闹看了。只是不知道被情书涉及到的两位当事人,知道这事儿后是个什么心情。
据说愚人节起源于法国,当年是为了推行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逐渐演变而来的。当时一些主张改革者为了扭转因循守旧的人接受新的历法,于是就在4月1日旧历新年这天,给他们送去假的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且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于是逐渐的4月1日互相愚弄,成为法国的一种风俗。
十八世纪,愚人节从英国流传到了美国,起初美国人在愚人节这天玩儿的特过分,甚至越离奇越能骗取人相信,越受推崇,而且不管不顾道德与法律约束,连政府也不予以追究。这种愚人方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混乱,引起人们的极度不满。好像有一年愚人节,某电视台播放了一假新闻说火星人侵略了地球,于是很多人信以为真,恐慌之至四散逃命,结果引发了一场超级大混乱。
大家都还记得若干年前的4月1日,张国荣从酒店的楼上跃下,香消玉损。当年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个愚人节的恶搞而已,不曾想哥哥真的就选择了这天离我们而去。至今还有很多人不相信这一事实,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帖子说,这不过是张国荣隐退江湖的一个策略,因为在某地发现了张国荣本人——但愿这是张国荣跟我们大家开的一个玩笑吧。
关于是否过洋节曾经引起广泛的讨论,尤其是我们国人如今越来越不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几年前的央视新闻频道,还就“过中国节还是洋节”进行了互动讨论,虽然没有提愚人节三个字,但是可想而知是针对于此的。窃以为,过洋节还是传统节日,是娱乐还是传承,不仅仅是节日问题,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传扬的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这不是我等草民所操心和所能左右得了的事。我们且愚且嗨皮。
当年那位曾在愚人节骗过我的冯同学,某回到北京出差,我们见面后跟他聊起此事,他听完一脸的茫然,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了。
前一篇:印度红茶已开始对中国红茶市场进军
后一篇:舌尖上的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