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卢卡斯好莱坞《星球大战》星战帝国数码技术 |
分类: 附庸风雅 |
文/黄大
据说《星战前传3》在国外上映前夜,众多的星战迷们有的带着帐篷,有的扮成电影中的人物在影院外彻夜排队,等着买票看首映。与此同时前传3在国内首映的时候,这种连夜排队买票的情形却没有发生。――中国人似乎只有在买火车票,或者哪个超市开业有五分钱一斤的大白菜,或某一个房子开盘放号才会一拥而上地去排大队吧。
记得N早之前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星球大战》这部电影了,可惜在那个没有VCD、DVD甚至录像带的年代,看电影《星球大战》只能通过纸面和想像了。那个时候的我对宇宙星球之类的东西尤其感兴趣,所以但凡此类题材的书籍电影对我来说有着无限的魔力。记得那时候看过一部小说《飞向人马座》,虽然时隔多年的今天,我依然心存侥幸地想在哪个旧书摊上再把这本书找到再重读一遍。
不过那个时候虽然无法看到电影,但是家里却有一本《星球大战》的小说,我想肯定是中国八十年代的那阵科幻热导致这本书的引进吧。小说里描述的故事情节直到二十多年后,我才找到电影还原成影像。虽然如今已看过了太多的科幻电影,虽然再看《星球大战》的时候已感觉不到应有的震撼,但是可以想像得到,在1977年的时候如果《星球大战》在中国上映,那将给我们的国人带来一种何等的震惊感官的轰动啊。
无法想像星战之父卢卡斯三十年前是何等的眼界,以至于缔造了今天如此宏大的星战王国。其实论星战电影系列可以说未必是最好的科幻片,但卢卡斯对电影的贡献却不仅仅是星战系列,而是他所发扬光大的数码科技对好莱坞电影划时代般深远至今的影响,可以说好莱坞的数码技术和“大片”的概念伊始于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一口气看完了星战的六部,其实前传1和老《星球大战》以前已经看过了,这次又重温了一遍。看了三部前传,才终于明白《星球大战》里为何黑武士带着面具,为何会有那一高一矮两个机器人,以及黑武士与绝地武士的恩怨渊源。
三部前传的数码技术比起老《星球大战》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我尤其惊叹卢卡斯的想像力,那逼真的星际景观和宇宙大战光是用电脑做出来就已经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了,尤其是那个超级想像力的光剑,想像力堪称空前绝后。
星战系列虽然是未来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领先于当今无数世纪的高科技的星际世界,可是在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却又有着很多非常原始的东西,诸如武士、斗兽、搏击等等,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让我琢磨不透。
此外就是卢卡斯想像出来的“原力”和对未来的感知,也许这真的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潜力,只是尚未被开发出来而已。也许卢卡斯就有这种“原力”吧,所以他在三十年前那么有预见性地缔造了今天这个星战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