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告行业谋职学院派文案设计培训杂谈 |
分类: 三句话不离本行 |
文/黄大
记得我刚毕业的时候,被父母的朋友带到我们当地报社的广告部,那是我今生第一次到广告行业谋职,很盲目。当时好像和一个什么负责人聊了聊,便不了了之了。
大概十年前的某天,我在《青年月刊》编辑部里和元涛老师闲聊,我说我想进广告公司混口饭吃,元涛老师问,那你能随手画些小画写两句睿智的短句什么的吗?我边吃着桌上的糖块边想了想觉得好像难度系数不大。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听到的混进广告行业所需的具体软件版本。
那个时候我对广告的认识和绝大部分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之所以要入行是因为我认为与我当时学的美术专业比较对口。至于其它方面的条件一概两眼摸黑。
那个年代中国的大学刚刚开始开设广告专业,学院派还处于襁褓吃奶的婴儿阶段。所以在广告队伍中摸爬滚打的那可真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教九流,大家怀着不同的目的从各个方向走在了一起。
那时候干设计的有学油画国画工艺还有学服装建筑的,甚至有和这些根本不沾边的只是在苹果电脑速成班里过了一水,也堂而皇之地在广告公司做起了设计,虽然他做出来的东西只是用若干电脑特效罗列的垃圾。要知道十年前你要是会玩苹果能摆弄否头少颇培植梅刻富瑞汉德,那你绝对是太有才了。
做文案的几乎都是中文专业的,或者是文学爱好者。那个时候的广告文案还比较好写,还只是否头少颇特效的点缀,没有像如今这么受到重视。所以我有种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感觉。
于是当年的我包里揣着画和诗歌散文,经过一番曲折,终于混进了队伍并且渐渐站稳了脚跟,并在博客里貌似很专业的说三道四。
如今广告专业在学校里都快泛滥了,一个中专都可能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更别说大学了。可是那些教广告的老师却没几个真正在广告公司混过的,他们的经验都来自教科书和道听途说,真扔给他们一个活儿,他们照样不知道从哪下手。他们教出来的学生的能力可想而知。于是与广告行业迅猛发展、越来越专业规范背道而驰的就是,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为毕业不好找工作而愁白少年头。
每次我去高校做文案培训或文案科普讲座的时候,都会有学生说他非常喜欢广告,可他没进过广告公司而广告公司又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问我他该怎么办。看着这些不知死活非要做广告或者被稀里糊涂骗进这个专业的学生,我能怎么办呢。
我只能说,你们有时间多去看看劳博的博客,那儿有很多广告行业的八卦和招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