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2011-03-07 22:39: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模式名称】
板块式教学模式
【教学理念】
著名特级教 师王燕烨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叶圣陶先生也谈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契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沈大安老师在《略读课文我们到底该怎么教》一文中明确指出:“略读课文教学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粗略’、‘应用’、‘自主’。”专家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我们的探索指明了方向。相对于精读教学而言,略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更简明,方法更简单,过程更粗放,自主学习更充分。我想,略读课文的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起所略。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改变精读教学环环紧扣的线性推进,采用大刀阔斧的板块式推进,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粗略地、非精细地读,但在粗略的同时也要有所侧重,有所发展。
【操作流程】
1、依“纲”预习:在整体把握中蕴含。(3分钟)
略读课文因为教学中更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理解上的“感知大意”与“抓住重点精读”,所以比精读课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与“浏览”能力。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设置了“阅读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这也为我们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独立地整体感知的同时尽可能地把注意力导向精读内容。
2、依“法”自学:在精心思考中感悟(14分钟)
让学生运用有关的学习方法自学相关的语段,从而训练与提高学习能力,是略读课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学习语段的精确、学法意识的明确、学习过程的真实,都从最大程度上决定着略读课文的教学成效,决定着这类课文角色的准确发挥。这时,教师的引导要做到“三明确”:(1)明确所学的内容。略读课文的“精读点”大多分散在课文中,教师应该通过问题或提示,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甚至跳读找到它们,一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浏览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 (2)明确所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或前几篇课文学习中学到的方法,在学生充分言说的基础上,教师梳理概括。(3)明确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学法自学感悟,记下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时,教师要设计一些操作性比较强的导学提纲,并给学生比较充分的自学时间。
3、依“学”点拨:在讨论交流中深化(18分钟)
略读课文教学中的“略”绝对不是学生学习结果的“略”——粗略与肤浅,而应该是教师教学上的“略”——简约而恰当。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全班集体交流,就学生方面来说,是个人汇报的更加系统、互动补充的更加生动。而教师只在节骨眼给予点拨,把肤浅导向深刻,把笼统导向具体,把内容导向方法,把理解导向运用。
4、依“文”拓展:在课外补充中运用(5分钟)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外相连,进行拓展延伸,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阅读天地。
【具体课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2.认读课文8个预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依“纲”预习:
根据课文提示,出示预习要求:
1、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有此感受?请你选择一两个场景好好品味品味,可以在书旁适当地批注,写下你的感受或体会。
2、与《威尼斯的小艇》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划出每段的中心句,想想段式结构。
二、依“法”自学:
学生根据预习要求自学,教师巡视,特别关注后20%学生的学情。
三、依“学”点拨
1、理清课文结构:反馈每一段的中心句,回忆《《威尼斯的小艇》中的“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一段的结构。再次了解“先概述后分述“的段式。
2、在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反馈,板书:没有距离
3、“没有距离”可以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呢?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4、重点研读“大象为人按摩”
(1)哪些地方让你感受人与大象没有距离?学生谈体会,教师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品读矛盾的两个词语:“粗壮”和“轻轻”。
(2)被这些训练有素、温柔的大象按摩着,躺在地上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呢?
(3)指导朗读,体会人象之间的关系真是亲密无间。
(4)小结学习方法:抓重点词,谈感想,读出感受。
5、迁移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其他片段并反馈。
四、依“文”拓展
学完《与象共舞》,我们来读读《与象共舞》的原文,看看又是一番怎样的味道?从而进一步了解作家赵丽宏。
【我的反思】
随着年级的升高,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也是一畦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园地。透视当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误区:一、一“略”而过。有的教师认为略读课文不重要,随随便便让学生读几次,任由他们天花乱坠地交流,教师不予指导和总结,囫囵吞枣般敷衍了事,成了“放羊式”阅读。二、一“精”到底。略读课文文质兼美,教师难以割舍,加上教师太熟悉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人文内涵的开掘,习惯领着学生“掘地三尺”。于是,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文。略读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对于略读课文教学,该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如何走出两难境地,是我们语文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它的教学时间短,要求我们的教学目标要抓住重点,内容的选取要更简要,不宜贪多求全,要忍痛割爱。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就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也为我们学生预习起到了导向的作业。另外略读课文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以一个精读点作为例子,在引导学生品读的过程中和学生一起领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再由学生自主地选择下面的几个内容进行自学,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悟方法到用方法的过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的示范性和学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略读课文的教学略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教师的教。我们要上好略读课文,自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更强,更能在阅读中体现和发展个性。当然,这“放手”不是一放了事,放要有序,要在能掌控课堂正常秩序的前提下放,否则学生会一发不可收拾。其次,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师必须要有真实阅读的意识。再者,学生阅读策略的掌握还需要教师指导帮助。比如,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把阅读的方法具体化、可操作化。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还要处理好放手与教师有效调控引导的关系。
如果说精读课文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那么略读课文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应是整体中求“略”,部分中求“精”,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不是精雕细琢,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地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并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我想略读课文的教学如果实施这样大刀阔斧的板块式推进,略读课文的教学才会从两难走向双赢。